李颀 《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解题】
愁绪满怀之人应当最怕听到南归鸿雁的哀鸣,匆匆行路的远 客面对前方缥缈冷寂的云山不知会生出几许哀愁。秋日里鸿雁南归,而 游子却要客行他乡,此时听到鸿雁的鸣叫,岂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凉?云山 虽然壮美清净,然而在行客眼中,却是缥缈无定,一如自己看不到未来的 杳杳前路,又怎能不令人黯然神伤?诗句看似写实,实际上写的都是游子 的心中之景,杂糅着孤寂酸楚而难以言说的心情。“不堪”“况是”饱含深 情,催人泪下。客行的哀愁原本就令人肝肠寸断,又想到旅途中可能见到 的寂寥景致,更加使人伤感不已。诗句语言简洁自然,感情深沉真挚,读 之动人。
【全诗】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注释】①魏万:即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今山西阳城县西南),自号王 屋山人。玄宗天宝十三年(754),他慕李白高名,南下吴、越寻访,计程三千里,在广陵 与李白相遇,成忘年交。他比李颀晚一辈,故此诗末联为告诫叮嘱语。②游子:离乡远 游的人。离歌:又称“骊歌”,即告别之歌。《汉书·王式列传》:“(江公)心嫉式,谓歌吹 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③河:黄河,魏 颢住王屋山,去京城长安,一定要南渡黄河。④云山:中条山,在山西省西南。⑤关城: 指潼关城,在今陕西潼关县西北。树色:一作曙色。⑥御苑:皇家禁苑。向晚:傍 晚。⑦蹉跎:虚度光阴。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娱乐未终极,白曰忽蹉跎。”
【翻译】
昨夜,你刚踏着初霜渡过黄河,
清晨,你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又吟起离别的歌。
一路上,你怎忍听到归雁的哀鸣?
况且,你要在云雾飘渺的山中度过。
潼关的树色发黄了,催动着寒冬的迫近,
长安城里应是一片捣衣声,伴着苍茫夜色。
呵!朋友,万万不可沉醉于京都的醉酒行乐,
空让青春年华蹉跎。
【鉴赏】
盛唐时期,诗人荟萃,群星灿灿。作家以诗会友,相互劝勉,在分离之际,总以诗馈遗,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赠别诗。李颀《送魏万之京》是为晚辈诗人魏万送行的。
首联直陈魏万将行。昨晚微霜初下,今晨游子吟唱离歌横渡黄河。诗句看似平淡,但诗人巧用景物点明节令,造成离别的典型环境。清晨起来,见微霜满地,木凋草枯,悲秋之情已动,况友人欲行,离别愁绪,已在不动声色之中。颔联设想魏万在途中的感触。跋涉在途中的魏万啊,离亲别友,孤身作客他乡,翻山越岭,游踪不定。还能聆听那南归大雁的凄唤哀鸣么?雁声能不触动他的思乡念亲之情么?照一般写法,友人离开后,应写自己如何思念。但作者却想象魏万上路后的情景,云山雁声都触动他的伤怀之情。非情感之深,怎替人设想得那样周详?这是反弹琵琶,出奇制胜。颈联仍是想象之辞,设想魏万渐近长安的情景。进了潼关,树叶变色,寒天逼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叶变色,诗人却故意说成树色使寒天逼近。这不只是对仗之需,是于平淡之中造新语、立新意的表现。寒气变树色,仅是自然现象的叙述,而树色催寒近,则写出了一个“想”字。触树色变化之景,生关心魏万冷暖之情,语意丰而情谊深。“御苑砧声向晚多”,此句是想象游子已到长安。砧声,捣衣声,古代捣衣多在秋晚,依旧扣住一个“秋”字。“砧声多”写出京城人多繁华,为下联写劝勉之辞张本。诗人最后希望魏万不要把繁华的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白白地使大好时光在那儿虚度。因诗人比魏万年长,故劝勉中多殷勤叮嘱、谆谆告诫之意。告诫之辞,多属诤言,只能用于知己好友。由此可见,这对忘年交,已是毫厘无猜,足见其情深谊厚了。
读李颀的《送魏万之京》,如同欣赏一幅古朴苍劲的名画。它同王勃的年少气盛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显得持重深沉,它同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的开朗豪爽、情纯似水的《赠王伦》相比,则显得古朴典雅。该诗选词用句于朴实之中见奇秀,对仗工整,音节响亮,畅达上口。
今日更新
-
李颀著名的边塞诗《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
[2018-07-06]
-
李颀《古从军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7-06]
-
李颀 《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
[2018-07-06]
-
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2018-07-06]
-
李颀《送魏万之京》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7-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