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

2024-04-18 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
        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
        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萱草是什么时候进入诗人审美视野的呢? 不知道,但肯定是相当久远了,因在《诗经》里就已经提到了它的名字,那是《卫风·伯兮》的最后一章:“焉得蘐(萱)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此后,萱草便经常出现在骚人墨客的笔下,如“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鲍照《代贫贱苦愁行》)、“何用赠分首? 自有北堂萱”(吴均《酬别江主薄屯骑诗》)、“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等等。现在我们要谈的这首《萱草》诗则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作品。
        关于李咸用的生平事迹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工于诗,但并未及第,曾应辟为推官,与来鹏约略同时(据《唐才子传》卷八来鹏为大中、咸通时人)。其诗虽然时有可喜之处,但是还未能自树一帜。这首咏花诗亦是如此。
        全诗八句,虽以萱草为吟咏之中心,但在构思布局上却稍有变化:前四句追本溯源,纯以议论出之;后四句即景言情,情与景争长。因此也可以说是由两个“小中心”构成,它们又统一在“萱草”这一“大中心”之内。
        先看前四句。“君子”指有德之人,“比”为比拟之意。用芳草美人来进行比喻本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根据诗的前后文意,第二句的“诗人”当是文学史上的特殊指谓,即指《诗经》的作者。但是从《诗经·卫风·伯兮》中所提到萱草的诗句来看,又并未采用“比”法,而是采用了“赋”法,不知其据何而云。不过,这两句的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诗人以芳草来比喻君子,那一定是情有所自,非偶然也。什么原因呢?三、四句作了解释:“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不一定是萱草真的能祛忧解愁诗人这才提到它,而是它那优雅高华的神采风度令人爱恋、痴迷。这四句诗的构思与传统说法针锋相对,虽然还只是用了“只应”、“未必”这样推测性的词语,但恰恰是在这一肯定(对萱草的“雅态”)一否定(对传统说法)的语句里,突出了萱草优雅的姿容,因为萱草那美丽的身影、芬芳的花香吸引了诗人,令诗人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所以才有这一奇想。“只应怜雅态”一句也开启了后面的诗意。
        后四句诗是就眼前的萱草来说的。“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二句从环境写萱草。“莎”即莎草,“藓”,苔藓,这都是生长在潮湿处的植物,但诗句并不是写莎草或苔藓,也不是写庭院或台阶,而是在写萱草,是说萱草在雨后的莎庭中显得更加娇小可爱,在微风吹拂的布满苔藓的阶前更加柔和美丽。这样才能和上下文意相承接,否则这两句就成了游离于中心之外的废话了。结尾“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两句是说虽然萱草开花太晚,但比起菊花来还算早的呢。那么,也就不必为萱草的晚花而感到遗憾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