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李峤
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
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在古典诗词中,桂树常常与月亮有关,称作“月桂”。月桂之说,自汉晋以来流传已久,演至唐人小说,又出现吴刚伐桂之论。于是,桂树竟成了仙树。
李峤的《桂》诗,本是一首写人间桂树的诗,但是他却把天上的桂树作为参照。“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全句说,不能栽进月宫里的人间桂树,向往移植广寒的幽僻之地。“银宫”、“玉殿”,都是指传说中的月宫。诗人通过空间形态的联想,把天上人间统一起来,让人间平凡的事物得以飞升,从而显现他不伍平俗的审美情趣。
作者把自我的情思和桂的物态进行巧妙地合成,勾勒了桂枝夜挂月,广阔无垠、悠远幽淡的美,写芳花满秋凉,岁月如织,深邃洁雅的意境。向人们坦示他的“无限”、“自然”的胸襟和气度。诗人擅长把普通的东西,放在特许的环境里提炼,并让它在读者的感觉中增值。《桂》诗里的后半部分就是这样处理的。诗人虚拟出挺剑行侠的义士,把桂枝作为骏马驰骋天下;羽化登仙的道者,用小小的桂叶化成舟楫漂零渡海。桂树的神异色彩被深化。此时,诗人的余兴仍未泯灭,他再度对桂树的这种神异性进行拓展,并迎合时人崇尚方术的心理,幻化桂树成为通向月宫仙乡的阶梯,表达了李峤追求自我超脱,希冀高贵而宁静的愿望。诗的意境被迅速点化、升腾,产生了仙俗融通的效应。
李峤的《桂》,在总体设计方面,仍不失独善之处。这首诗不直抒胸臆,仅以感情暗化透示自我,而且采取仙俗共济,虚实兼用,时空互换,层递有序等笔法,也都比较成功。他在初唐诗坛上,曾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看来不是虚妄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