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2024-10-28 可可诗词网-咏花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 不会牛车是上乘。


        这是诗人大中年间在东川时的作品。这一时期,李商隐失去了爱妻王氏,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同时又怀念故乡,归思难收,加上体衰多病,因此情绪特别低落,内心充满悲愁,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笃信佛家禅理,和衲子有了来往。他青年时期就好道,有“学仙玉阳东”之想,和道流过从甚密。现在又奉佛,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诗文中流露出感伤颓废的情调、缥渺虚无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说:“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开居忽忽不乐,始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这首诗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反映。“楚公”其人,历来无确考。观此诗中之意,可能是一位老衲。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诗一开头,便切题描写寺院中的石灯台。“白石莲花”即石灯台。《道源》一书注曰:“凿白石为莲花台,捧灯佛前。”“共”是“供”的通假字。“六时”一词《大唐西域记》一书中有所说明:“六时合成一日一夜。”佛经中所谓“六时”等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寺院中放置着白石凿成的莲花灯台,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着灯火,为佛家不可缺少之物。
        接下两句:“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因见院中秋色而忆念西山老僧。前一句写秋色:深秋时节,木叶尽脱,连那院中碧绿的苔藓也逃不掉寒秋的淫威,在重生的霜露之下,显出衰败之态。目睹眼前凄凉的秋景,诗人不由得想起南山那位体衰多病的老僧,此时他的情况怎样呢?于是诗人便引经据典,设想僧人所处的佛家圣地的情况:“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法华经》上说舍利佛文殊师“乘千叶莲花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水面),住在虚空之中”。此处之“天”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天不同。按佛经所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为四天,此处之“天”指佛家所处的清净光明的胜境。“雁塔”一词出自《大唐西域记》,此书中载:有佛比丘在路上行走,忽然发现群雁飞翔,于是开玩笑说:“今天众和尚饭不够吃。”一只大雁向后退着飞,投身自杀。佛家感动,便建一塔,把雁葬在下面。在诗人的想象中,佛境不仅广大无边,而且清静光明。诗人用这样的笔法,把南山老僧所处之境描绘得如此之好。同时,此联也是借大海和雁塔暗暗点出佛家教义之“博大精深”。
        最后两句:“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这是对“楚公”的赞语。此处“鹙子”指舍利弗,舍利弗名字与母亲名相连。其母名为舍利,眼如鹙鹭,身形特别好看。“罗汉”本意是修行得道的圣者。《四十二章经》中说阿罗汉能飞行变化,随愿久住,而其所居之处,天地为之感动。言其道法之高深。这里是在说舍利弗为修行得道之圣。“不会”即不理解。“牛车”、“上乘”都是佛家语。按佛书《妙法莲花经》中所说:“如来佛曾为众僧说三乘,三乘即声闻乘,辟支佛乘和佛乘,声闻乘如求羊车,辟支佛乘如求鹿车,都不如佛乘,因为佛乘‘利益天人,度脱一切’,如求牛车。”因此“牛车”为佛家大乘也即诗中所说的“上乘”,其根本意思是指佛家圆通广大的要道。诗人在这最后两句中首先称赞舍利弗是“真罗汉”,即修行得道的长者,但他还没有理解佛家的“上乘”即那圆通广大的要道,言外之意便是“楚公”才真正懂得了佛家的“上乘”之法,即佛家要道。
        这首诗在思想性上无足可取,只是玄而又玄的禅家之语。不过在用典上还有些特色:不见牵强与堆砌之痕,比较自然。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