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出自蓟北门行》 - 南北朝·鲍照

2019-05-11 可可诗词网-哲理寓言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412前后—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北)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作过秣陵令及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以为前军参军,后被乱兵所杀。有《鲍参军集》。

《出自蓟北门行》为乐府《杂曲歌》名,本篇拟乐府旧题,抒写爱国的壮志。全诗紧扣着“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构筑成篇,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八句扣住“时危”、“世乱”,写出师的原因:北魏突犯,边境告急。京城接到边关的紧急报警公文,火速征兵调将,分兵北上。敌军骁勇,弓强马健,阵容精壮。战事失利,天子恨不能亲手仗剑杀敌;军报穿梭,边关将士翘盼援军速至。“咸阳”、“广武”(今山西代县北)、“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均为地名泛指。次八句具体描写了援兵克服种种艰难困苦,慷慨赴死的动人情景,从而让读者清楚地“识”“见”到“臣节”、“忠良”。石径窄小,军士只能像雁行单列通过;梁桥险峭,队伍只能像游鱼前后相贯,依次渡越。箫鼓传达出思乡之情,旗盔浸染着胡地的严霜。塞外风沙遮天蔽日,天寒地冻,马毛蜷缩,弓箭也难以拉开,这是何等的艰苦啊!但是,将士们丝毫没有埋怨丧气,他们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这样的军队是无往而不胜的。最后四句,既表现了壮士慷慨赴死,报效家国的气节和决心,也深深地浸透着作者由衷的感佩之情,突现诗旨,令人热血沸腾,情不能遏。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以其丰富的哲理内蕴成为千古名句,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臣节、忠良,是封建时代为人臣者的道德标准,为国捐躯,为主尽忠,是那个时代人所共称、世所共钦的。鲍照写诗热情讴歌之,表明了高风亮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长虹贯日,气壮山河。这种精神力量,令人克服各种难以形诸笔墨的艰难险阻,净化灵魂,勇敢攀登。这是一种异常可贵的人格力量,不同的时代赋予其全然不同的内涵,但无论在什么时代,它都是不可或缺的。

臣节、忠良,只是在“时危”、“世乱”之时才能突现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平时,它虽然须臾不可少,却往往易被忽视,甚至遭到误解,封建时代尤其如此。冤鬼丛中,有多少忠臣信士啊!透过诗人表面上的热情礼赞,我们不也可以听到他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低沉的叹息么!

臣节、忠良,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只是在时安世治之时,难以被人“识”“见”罢了。有志之人,务必从点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并身体力行,无悔无恨,才能在时危世乱时挺身而出,放射异彩;为人君者,亦应注重在太平年月居安思危,独具慧眼,识见蒙尘的明珠,而不为谗谀小人所趁,昏庸无道,误国害民。这是我们从鲍照这首诗中听到的另一种声音。

刘熙载评鲍照诗“慷慨任气,磊落使才’,此诗首八句铺垫蓄势,次八句选取典型场景,大力刻凿,最后则直抒胸臆,突出诗旨,风格挺峭跌宕,粗犷豪放。尤其是诗人避开正面描写两军交战的场面,只剪取战前援军北上途中的几个场景,从侧面描写了将士的无往不胜,口子小,角度新,构思精巧。这一剪裁上的特点,是十分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