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2022-10-17 可可诗词网-景色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出处】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意思】《竹枝词》唱到哀惋哽咽处,寒猿为之长啸,闇鸟为之哀鸣。以“寒猿”、“闇鸟”的悲唱,烘托出 《竹枝词》曲调的凄楚悲切,并渲染出幽暗、悲凉的气氛。从而反映出 诗人贬官以来的伤感情怀。
注: 寒猿,凄苦的猿。闇,幽暗。
 
【翻译】
瞿塘峡口水烟低,瞿塘峡口濛濛水雾似轻烟低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白帝城头深深夜里玉轮已偏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听那“竹枝”唱到最凄咽愁苦之处,
 
寒猿暗鸟一时啼。峡口的寒猿暗鸟都惊起而哀啼。
 
 
【鉴赏1】
 
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忠县)刺史任上写了四首《竹枝词》,内容都是写他听唱巴蜀一带民歌《竹枝词》的情景和感受。四首的基调都很凄苦,表达了作者当时抑郁寡欢与感伤的情绪,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开首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残夜凄清的景致。夜色迷蒙,瞿塘峡影峥嵘而立,江面烟雾低垂;而白帝城上一轮惨白的月亮正向西斜去。在暗淡夜色中,一轮弯月镶嵌其间,给人以一种压抑感。时间已经是下半夜而诗人却不眠。为下面二句描述歌声的凄苦悲切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两句由上文的寂静无声转而描述所听到的歌声。夜色本就凄凉幽暗,再闻此凄苦悲凉的歌声,竟让“寒猿暗鸟”都受到感染,闻之而悲鸣。夜色凄幽,本已黯然,再添愁苦之音,更添一层悲苦。值得回味的是,本来闻《竹枝》而悲苦的是诗人,但诗人却不这样说,反说是歌声使得山中的寒猿和林间的暗鸟为之悲啼。这是更深一层的写法,不仅显得含蓄,而且也营造了当时周围的环境气氛。
 
总之,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景,但从一个侧面则展示了诗人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画面之中。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唐宋诗醇》评曰: “声韵悠扬,最合竹枝之体。”
 
 
【鉴赏2】
 
 
竹枝词是巴蜀间一种民歌形式,刘禹锡任夔府刺史时,嫌其词俚俗,曾 为之改写,得以传播。刘禹锡专记其事云: “余来建平里中,见联歌竹枝, 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 其卒章激讦如吴声……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从刘氏的记 述着来,竹枝词首先是歌唱的,还可以许多人联唱; 其次是用短笛、击鼓伴 奏; 其三,歌唱者是边唱边舞,故而深受群众喜爱。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这两句诗是诗人说明他初次听见 唱竹枝词的地点、时间。诗中所说的瞿塘峡口、白帝城头证明这诗是居易元和 十四年自江州赴任忠州路经夔府经历的事,听见竹枝词歌声是在三月初旬的 一个午夜。这个唱竹枝词的人是谁不知道,词的内容诗人没有提,但是听其 歌声,令人凄然。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传说歌词是七字句,一般是上四 字一断,也就是拖腔的地方,声音特别宛转动人,即诗中所说的 “声咽 处”。因歌声凄苦,惊醒了山上的猿猴、栖止的山鸟,一齐哀啼起来,令人 听起来,也感到心酸。
 
这首小诗只是记述诗人听见竹枝词的歌声,没有涉及到歌的内容,但给 我们的印象,歌者一定是倾诉生活的苦难,而且当地人民的生活是贫困的、 痛苦的;从而显示出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