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023-09-30 可可诗词网-景色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出处】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意思】站在岳阳楼上,极目远眺,远近的山 川景物尽收眼帘: 平川大谷,旷远无际; 洞庭湖水,广阔无垠。诗人为 了突出岳阳楼,不是从正面着笔,而是借所见之景的雄伟、壮观,映衬 出楼阁之高。构思精巧,曲尽其妙,表现出作者有着生花之妙笔和博大 的胸怀。
注: 岳阳楼,即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遥对君山。迥 (jiǒng) ,旷远。尽,极远处。开,宽阔。
 
 
【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出处】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意思】大雁带引愁苦之心而去,君 山衔取美好圆月而来。山:指洞庭湖中 的君山。
 
【提示】大雁高飞,带去我的忧愁苦闷之心;一轮明月从 山中升起。这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时所作,由于心情轻快, 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拟人 手法,把登岳阳楼所见景色写得生动活泼,诗意盎然,流露 出无限喜悦之情。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雁飞高天 或山衔明月的景色。[例1]及至三楼, 长烟一空,凭栏远眺,一阵雁鸣,李太白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诗句正合 此景。(海宽《也说忧乐》)[例2]移步换 形,三步一景,一峰一石幻化无常且景 景相扣,月色朦胧中仿佛一幅画,一曲 民谣,又如一段故事。“雁引愁心去,山 衔好月 来”,如痴如醉,今宵销魂已 矣……(凌江《神游雁荡》)二、用以比喻 苦尽甘来,愁去喜到。[例]好在如今已 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打倒 “四人帮”,一切有了希望。我想此番相 聚,定有道不完的心里话。(张伟刚、褚 建民《十五不圆十六圆》)
 
 
【全诗】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名不详。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县城西门上, 三层,始建于唐,下瞰洞庭湖,遥对君山,为风景胜地。②岳阳:天岳山之阳。天岳山又 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③下榻:东汉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来访宾客,只遇郡中 名士徐穉来,特设一榻,穉一去就把榻挂起来。(见《后汉书·徐穉列传》)后称接待宾 客为“下榻”。④行杯:传杯饮酒。王琦注:“传杯而饮曰行杯。”
 
【鉴赏】这是一首写登高饮酒、所见所感的诗。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 遇赦东归,经江夏,游洞庭,与友人登岳阳楼,写了此诗。首联写景。登高远望,将巴陵 山之南景色尽收眼底。只见江水流向远方,洞庭湖敞开胸怀,一片汪洋,浩渺无垠。“尽” “迥”“开”三字,把诗人居高俯瞰宏阔壮丽全景的情态写出来了。这里采用侧面陪衬的 手法,楼之高峻敞亮自见矣。颔联之秋雁、秋月,为悲愁之景,而诗人却用翻案之笔,赋 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将“愁心”引去,把“好月”衔来,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愉悦之情。一 个“衔”字,用得极妙,独特新奇,而使境界全出。此二句对仗映衬,加上动态的描写,尤 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颈联之“云间”住宿、“天上”传杯,亦用衬托之法写楼高,更兼 夸饰状其耸入云空之态,能不使人蒙眬迷幻耶?尾联写诗人醉舞。诗人醉了,乘着凉 风翩然起舞,见出诗人的潇洒自如、超脱豁达,表现了一种豪放飘逸的情致。结联写得 气韵生动,极富情趣。杜老亦有《登岳阳楼》一诗。二诗相较,杜诗登楼生愁,注重现实, 写得雄浑、含蓄、深远,令人凄然欲绝;李诗登楼去愁,浪漫天宇,写得浩阔、开朗、生动, 使人飘然欲仙。真可谓各见本色,不分轩轾。此诗写得天然浑成,可谓巧夺天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