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篇)(鲁煤)

2023-09-22 可可诗词网-新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牢狱篇·鲁煤》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火的想望

 

昨夜,

听伐木的声音

响在山上,

欣喜

山下

将有火;

 

今天,

扒着窗口

去迎接——

呵,是

一道

又一道

白楂儿栅栏,

并且落了锁!

 

 

二 大地

 

金黄,

从菜花开出来——

美丽,

生在田园;

 

子弹,

从枪膛跳出来——

声音,

飞向山外;

 

春天,

来在大地;

大地,

有着战争!……

 

三 我愿越过墙去

 

我愿越过墙去,

看遍地的油菜开花;

我愿越过墙去,

听小鸟说些什么话;

我愿越过墙去,

把那争执的孩儿劝解;

我愿越过墙去,

向着春天出发!

 

1945年初,重庆,磐溪

 

 

打了将近八年的抗日战争尚未结束,沦陷区的父老兄妹仍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熬煎。以重庆为陪都的国民党统治者,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觉醒了的知识青年,为祖国独立、民族自由和人民的民主权利,奔走呼号,挺身在斗争前列。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抓进集中营,惨遭杀害;而更多人则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之下,坚持着舍生忘死的战斗。实际上,整个国民党统治区,已成为镇压、迫害民主斗士的大监狱。作者当时作为万千民主青年中的一员,在上述的时代、社会环境中孕育、写作了这篇组诗。

地处亚热带的重庆城,其冬季气温并不是酷寒难熬的。但是对于缺乏起码御寒衣物的、贫穷的流亡革命青年——作者来说,却像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过冬一样痛苦难挨。因此,他渴望火,渴求火的温热。深夜,在阴森的牢房里瑟缩枯坐,忽听后山上响起伐木之声,不禁精神为之一振:呵,可能山下将有火了! 莫不是统治者忽发恻隐,要给牢房送来取暖的柴薪?或者竟是旷野里穷苦的哥儿们正聚敛火种,要来把这座坟墓似的监狱烧毁?……但是,当早晨一睁开眼就跷脚扒窗去迎接时,却发现新添了一道道牢门,来加固这吃人的牢狱。原来,他们把昨夜伐来的木料连夜加工成栅栏,并匆忙安装好了。

燃烧的渴望,化为冰冷的失望!

 

 

广阔的丘陵地带,覆盖上一片片高高低低的金色花毯,托出一派南国春景。从铁栏里偶尔远眺这田园风光,也会因其美丽与宁静而心醉神迷。但是,忽闻报载:“国军”某部渡河北上,向解放区某地发起进攻……顿时,作者仿佛听见了那隐隐枪响,向北方飞驰着、呼啸着,射向遥远的天际。战争又破坏了和平。但这不是枪口对外的抗日战争,而是枪口对内的内战枪声……

又一次渴望化为失望,从渴望的高峰跌入失望的深谷。当年,在反动的书刊审查制度下,作者不能直言“国军”进攻解放区(其后果,至少是这篇诗不得发表),只能隐约其词,适度透露。这是向伟大的鲁迅学习来的:以“奴隶”的语言,进行韧性战斗。

 

 

一再的失望,激起更高的渴望。作者走投无路,焦灼不安,于是内心发出最强烈的呼声:“我愿越过墙去!”要冲破这罪恶的禁锢。这呼声,唯其迫切难耐,唯其横遭阻拦,所以就自然地采取排句形式,接连重复多次,步步加强。当时,作为战斗者的作者还很年幼(22岁),尚未脱尽天真未凿的童稚情趣,所以在他要投奔的春天世界里,那些絮语的小鸟,那些在嬉戏中争辩的儿童,就很容易引起他的兴趣与关注。实际上,他要投奔的正是远方那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天地——解放区,但在当时也只能用“奴隶”的语言,是不可能明说的。

 

 

这篇组诗的前两首,抒发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悲愤、忧伤情绪,是心事深沉的默默低吟,表现形式自由,句式长短不拘,而且不追求使用脚韵。

后一首,表现急不可耐、步步进逼的情绪,连用四组排句,每一组又都以“我愿越过墙去”诗句打头,节奏紧促跳荡,一气呵成。诗句字数较整齐,又押了大体相同的脚韵,体现着呐喊的语调。

全诗的思想感情内容来自作者在斗争实践中的体验,构成本诗写实的品格。同时,“大监狱”的感受又是想象的飞升,是思维的概括,构成象征的品格。因为以实感为基础,所以这概括与象征都具有真实性;同时,因为有概括与象征,这实感才具有了哲理性。这里是二者的统一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