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温泉铭
《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原石在陕西温泉,久佚。有唐拓本,装裱已残,计存345字,末尾有墨书永徽四年(653)题记一行,系拓于初唐。原藏敦煌石室,后为法人伯希和掠去,藏于法国巴黎博物馆。伯希和曾将照片寄回中国,故国内有影印本流传。
此铭北宋刻《绛帖》 “后十卷·第二·太宗书” 自铭曰从“岩岩秀岳”起,至“芳流无竭”止,共128字,称《秀岳铭》。清代吴荣光又转摹入《筠清馆帖》。
按《旧唐书·东夷传》云: 贞观二十二年(648) ,“ (新罗) 真德遣其弟国相伊赞子金春秋及其子文正来朝。……春秋请诣国学观释奠及讲论,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祠碑》,并新撰《晋书》。”《晋祠碑》即《晋祠铭》,今碑尚在; 《温汤》当即此铭。若然,则当题为《温泉铭》或《温汤碑》。宋人赵明诚《金石录》有“唐《温泉铭》太宗御制并行书”之语。又《宝刻类编》著录的《温泉碑》当亦指此。
近代俞适存题此铭唐拓本云:“余初见《晋祠铭》,爱其字体奇古,遂得旧拓数本; 继见筠清馆所刻《秀岳铭》,尤深契悦。因欲见其祖石本,更求之绛州帖 (《绛帖》) 中。今见此本,举昔年之结爱,悉移集于此。因知《晋祠》之转挖,已属钝锋;《绛州》之再传,更失真意。此则锋颖如新,天矫不可方物,太宗之书,于此叹观止矣。当时如伯施(虞世南) 、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后来米襄阳窃取形貌,竟以成家! 然举以拟似,则婢学夫人,终损大家风范。况易隽雅以粗犷,尤令观者气为之沮。此之不逮,时代为之乎! 学识为之乎! 艺事虽小,亦受诸天,固未容相强也。”这些话虽不无偏颇之处,但细观此铭,运笔神速,意象潇洒,而点捺丰腴,艳丽如天女散花。笔锋使转,瞬息万变。毫锥优美,刻工精良,如睹墨迹,真可谓众美具、数难并了。
此铭北宋刻《绛帖》 “后十卷·第二·太宗书” 自铭曰从“岩岩秀岳”起,至“芳流无竭”止,共128字,称《秀岳铭》。清代吴荣光又转摹入《筠清馆帖》。
按《旧唐书·东夷传》云: 贞观二十二年(648) ,“ (新罗) 真德遣其弟国相伊赞子金春秋及其子文正来朝。……春秋请诣国学观释奠及讲论,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祠碑》,并新撰《晋书》。”《晋祠碑》即《晋祠铭》,今碑尚在; 《温汤》当即此铭。若然,则当题为《温泉铭》或《温汤碑》。宋人赵明诚《金石录》有“唐《温泉铭》太宗御制并行书”之语。又《宝刻类编》著录的《温泉碑》当亦指此。
近代俞适存题此铭唐拓本云:“余初见《晋祠铭》,爱其字体奇古,遂得旧拓数本; 继见筠清馆所刻《秀岳铭》,尤深契悦。因欲见其祖石本,更求之绛州帖 (《绛帖》) 中。今见此本,举昔年之结爱,悉移集于此。因知《晋祠》之转挖,已属钝锋;《绛州》之再传,更失真意。此则锋颖如新,天矫不可方物,太宗之书,于此叹观止矣。当时如伯施(虞世南) 、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后来米襄阳窃取形貌,竟以成家! 然举以拟似,则婢学夫人,终损大家风范。况易隽雅以粗犷,尤令观者气为之沮。此之不逮,时代为之乎! 学识为之乎! 艺事虽小,亦受诸天,固未容相强也。”这些话虽不无偏颇之处,但细观此铭,运笔神速,意象潇洒,而点捺丰腴,艳丽如天女散花。笔锋使转,瞬息万变。毫锥优美,刻工精良,如睹墨迹,真可谓众美具、数难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