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平复帖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苏州)人。曾经担任过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20岁始曾在华亭居住十年之久,故又有人说他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材,文章冠世”,与弟陆云并称“二陆”,故其书名为文名所掩。
《平复帖》,纸本墨迹,传为陆机所书,约作于公元300年。此帖为章草体,共9行84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是汉隶转为草书时的“初草”,也就是章草的最早写法,对晋以后的书法艺术发展极有影响,对研究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极有学术价值。清代顾复《平生壮观》说它“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顾复还引用宋代米芾评书的八个字“火箸画在,连属无端”来概括《平复帖》刚柔兼济、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现在我们来看此帖,确实古雅质朴,苍涩遒劲。“彦先赢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乍一看,字形简朴,用笔苦涩,时有侧笔或破体,犹如断壁残垣,乱石浮水,不事丝毫雕琢。仔细观赏,则转折得体,转灵飞动,笔虽断而意相连,并有奇崛苍古、拙中见巧的和谐特点。在用笔上,此帖保留了简牍的隶意,柔毫点染,用笔如杵,捺笔重扫,似乎草率一挥,逸出常规,如“复”、“来”、“仪”、“之”等捺脚; 但“虑”、“不”、“此”、“距”等字的点画处理,又见快捷遒劲的流美之气,很符合草书“流而畅”的规矩,真是巧拙相衬,令人玩味不已。在结体上,此帖的单字结构大多是左高右低,重心偏右,然而其中又有巧拨机关的映带支撑布置,在总体上使人感到歪而不斜,似欹反正,平正和善。在经营布置方面,该帖字间与行间距离都较大,形成了上下左右空旷的疏秀章法。然而书家又通过字与字的呼应,行与行的映带,使这种疏旷的布阵藩篱紧固,有国画中“计白为黑”、“用白醒黑”的藏境效果。后来如五代的杨凝式,宋朝的黄山谷,元朝的吴镇,明朝的董其昌,他们的书法都受到过《平复帖》章草的影响。董其昌还在《平复帖》后面题跋: 说“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此数行,为希世宝。”崇拜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平复帖》,纸本墨迹,传为陆机所书,约作于公元300年。此帖为章草体,共9行84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是汉隶转为草书时的“初草”,也就是章草的最早写法,对晋以后的书法艺术发展极有影响,对研究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极有学术价值。清代顾复《平生壮观》说它“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顾复还引用宋代米芾评书的八个字“火箸画在,连属无端”来概括《平复帖》刚柔兼济、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现在我们来看此帖,确实古雅质朴,苍涩遒劲。“彦先赢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乍一看,字形简朴,用笔苦涩,时有侧笔或破体,犹如断壁残垣,乱石浮水,不事丝毫雕琢。仔细观赏,则转折得体,转灵飞动,笔虽断而意相连,并有奇崛苍古、拙中见巧的和谐特点。在用笔上,此帖保留了简牍的隶意,柔毫点染,用笔如杵,捺笔重扫,似乎草率一挥,逸出常规,如“复”、“来”、“仪”、“之”等捺脚; 但“虑”、“不”、“此”、“距”等字的点画处理,又见快捷遒劲的流美之气,很符合草书“流而畅”的规矩,真是巧拙相衬,令人玩味不已。在结体上,此帖的单字结构大多是左高右低,重心偏右,然而其中又有巧拨机关的映带支撑布置,在总体上使人感到歪而不斜,似欹反正,平正和善。在经营布置方面,该帖字间与行间距离都较大,形成了上下左右空旷的疏秀章法。然而书家又通过字与字的呼应,行与行的映带,使这种疏旷的布阵藩篱紧固,有国画中“计白为黑”、“用白醒黑”的藏境效果。后来如五代的杨凝式,宋朝的黄山谷,元朝的吴镇,明朝的董其昌,他们的书法都受到过《平复帖》章草的影响。董其昌还在《平复帖》后面题跋: 说“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此数行,为希世宝。”崇拜之情,可谓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