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
(英)巴里
〔梗概〕文蒂是个女孩,她有两个弟弟。文蒂听说彼得·潘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还跟神仙住在一起。文蒂很想认识一下彼得·潘。
有一天夜里,彼得·潘居然跑到文蒂家来玩了。可是,孩子们都睡着了,只有文蒂的母亲达林夫人还在灯下做针线活儿。就在这时候,文蒂家的一条狗——保姆娜娜冲了过来,把彼得·潘吓坏了。彼得·潘连忙从窗口翻出去,逃跑了,不过他的影子却被关在窗里出不去了。大人们知道他一定会回来找自己的影子的,所以就把影子挂在容易取走的地方。
有一天,达林先生和夫人要去参加一个晚宴,在赴宴前,达林夫人打亮了孩子们房里的灯,怕他们天黑了会害怕。可是,等大人们一走,三个孩子房里的三盏灯就打起哈欠,不一会儿都同孩子们一样睡熟了。
这时,窗户开了,小仙女丁卡·贝尔飞了进来。她只有巴掌那么大小,像个萤火虫似的会发光。过了一会儿,彼得·潘也飞进屋来了,他是来找影子的。影子很快就找到了,可惜彼得·潘怎么也无法把影子粘到自己身上。他急得伤心地哭起来。哭声吵醒了文蒂。文蒂问清了情况,就帮助彼得·潘把影子给缝在他的身上。
彼得·潘告诉文蒂,许多丢失的孩子七天内找不到家长,就成为永无岛的居民。他是永无岛的头儿。文蒂很羡慕永无岛上快乐的生活,就把两个弟弟也叫醒,想让他们一起去神秘的永无岛。彼得·潘教会了他们飞,几个人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等达林先生和夫人回到家里,却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文蒂和她的两个弟弟已经跟着彼得·潘,飞往永无岛了。
快到永无岛的时候,海盗朝他们开炮,把文蒂和彼得·潘给打散了。仙女丁卡看到文蒂同彼得·潘这样亲热,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趁着一片混乱的时候,让岛上的孩子放箭射死文蒂。孩子们以为是彼得·潘的命令,就射出弓箭,差一点把文蒂射死了。
永无岛上有群海盗,头目叫胡克,他十分凶残。在一次战斗中,彼得·潘曾经砍下了他的右臂喂了大鳄鱼。那条鳄鱼尝到了胡克又香又甜的肉,所以一直在四处寻找胡克。胡克恨死了彼得·潘,一心要弄死他来报仇。可是孩子们都住在地底下,胡克个子大,钻不进树洞通道。胡克想出毒计,做了个有毒的蛋糕,放在树洞周围。但是,孩子们都听了文蒂讲的故事,谁也不去吃有毒的蛋糕。胡克的毒计没有成功。
永无岛还住着红人,他们同孩子们并不熟悉。有一回,红人的虎莲公主被海盗捉住了。海盗把虎莲公主绑起来,放在岩石上,想让海浪吞没她。是彼得·潘机智地救了虎莲公主。胡克对彼得·潘恨得要命,两人就打了起来。结果彼得·潘挨了胡克的暗算,受了伤。彼得·潘处在十分危急的时刻,永无鸟使彼得·潘脱离了险境。它把自己的巢儿让彼得·潘当船逃了出来。
这以后,孩子们虽然生活得很好,但是文蒂思念着父母。她相信,她的母亲会天天开着窗盼着她回家。彼得·潘知道了文蒂的想法,很同情她。但彼得·潘却不想回家,因为妈妈会盼他赶快长大,而他更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
文蒂和孩子们准备飞离永无岛的时候,地面上又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原来,红人为了报答彼得·潘的救命之恩,每天在为孩子们站岗放哨,保卫他们的安全。这天海盗前来偷袭住在地下的孩子们,被红人发现了,就与海盗打了起来。胡克狡猾地敲响了红人的鼓,孩子们以为胜利了,全从树洞里跑出来,结果都当了俘虏。
这时,彼得·潘模仿鳄鱼肚里滴滴嗒嗒的钟声赶到海盗处。胡克以为鳄鱼来了,吓得乱钻。彼得·潘趁机躲进了船舱。胡克让小海盗冲进船舱去取九节鞭,不料全被打死了。胡克以为舱里有魔鬼,就把俘虏的孩子们赶到船舱做替死鬼。孩子们被彼得·潘松了绑,然后一齐追杀海盗。胡克跳入大海想逃走,哪料鳄鱼早就张开大口在海面上等着他呢!
孩子们回到家里,长大了,就该上学念书了,这时候,他们开始后悔,当初不该离开永无岛,但他们怎么也飞不起来了。
原来,只有欢乐、天真、无忧无虑的孩子才能飞向永无岛。
〔赏析〕这篇童话极力渲染永无岛上的欢乐与情趣,讴歌美好纯真的童心,体现出作者对美好天性的召唤。作品将孩子引入仙女、海盗、红人的天地里,亲身体验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永无岛”已成为英语中的专有名词,象征着永葆童心的乐园,而不肯长大的孩子彼得·潘以他的机智、顽皮以及乐观的探险精神和自主精神,构成了童年精神的丰富内涵。
全书运用悬念酝酿气氛,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詹姆斯·玛修·巴里(1860—1937),英国浪漫主义剧作家、小说家,著名剧本有《可敬佩的克莱顿》、《值二十英磅的相貌》、《玛丽·罗丝》等。他还创作了许多童话和童话剧,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英国童话作家刘易斯·卡洛尔的优良传统,使20世纪的英国童话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