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及经营概况
近年来由于本澳造船技术进步,设备得到更新,故此很多捕鱼方式改变了,捕鱼地点也多了。本澳渔业捞捕作业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远海捕鱼作业。这种作业特点是资本多、船体大、雇员多、周期长,一般是大渔主经营。这种作业要用五百吨左右的大拖船、花尾船,船上可容百多个渔民工作,船上设备有帆缆、枪炮、火药等。作业範围远至东沙群岛、万山群岛、汕尾、阳江等地,出海一次需时半个月至一个月。近年也有远海船到南中国海、台湾西南海面、越南沿海一带、菲律宾及新加坡的海域捕鱼,出海时间较长,约一至四个月才回航一次。这种远海捞捕一般由渔主领导,指挥全船渔民进行作业,获利甚丰。
第二种是近海捕鱼作业。这种作业的特点是资本较少、船体不大、渔工亦少,这种作业在澳门渔业生产中极为重要。这些用网罾、掺罾和虾罟的小渔船,可容纳渔民二十人左右,二至十日便可完成一水作业。捕鱼範围在本澳邻近的三竈、南水、北水、香港、大屿、担杆山、伶仃、九洲、淇澳等水域。
第三种是沿岸捕鱼作业。是指在澳门及附近岛屿沿海的捕鱼。过去本澳海域水质尚好之时,甚多虾、蟹、蚝及鱼类生长,所以一些资本少的渔船,多在沿岸作业。他们多採用撒网式的技术,捕虾的有罟仔艇、舢舨,早出晚归;捕蟹的用蟹艇,常于秋冬的夜间出海,因那时乃菊黄蟹肥之际,而蟹因有“趋光性”,故适宜于晚上在艇旁挂灯诱捕之。今日的澳门水域,长期受严重污染,早已不能养蚝捕蟹了。河道淤塞,流水不活,亦导致鱼虾量大减,因此沿岸作业早被时代巨轮淘汰;往日被视为珍贵图景的渔歌晚唱,波光粼影,渔翁撒网,归帆夕照等等的流金岁月,唯有见诸于历史图片了。
渔民捕鱼可分为“日水”和“夜水”两种方式。日水就是在日间捕鱼,夜水则指夜间工作,这是渔民因应所捕捞的海产生活习性,而定出的工作方式。没有捕鱼的时候,他们多是做些修理工具、整理渔获、休息、娱乐等事。冬季和春季是渔民最忙的渔汛季节,而夏季由于颱风较多,影响了渔民的出海,所以是淡季。
在每年农曆的一月至五月是渔汛的“拖青流”期,此时的渔获多是白身的鱼类;七月至十二月是“拖风”期,此时的渔获多属红身的鱼类。渔民出海时多数和自己相熟的渔船结伴,如兄弟、亲戚渔船,以便互相照应。作业时多以两艘船为一组,在同一水域内以拖网方式作业;两艘船把张开的鱼网放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左右各拉一端,向同一方向游弋,便可把鱼虾捕获。体积大的渔船,可同一时间拉十多张网,最少也可拉网两张。当进行拖网时,还要在网中加上石块、铅坠、铁筒等重物,以增加渔网的下坠力,让渔网能在水底顺利张开。
渔民捕鱼的本领是世代相传的,他们自小便参与捕鱼工作,故此捕鱼技术很熟练,积累了打锤而知鱼、尝水味而知鱼、听水声或鱼呜而知鱼、察天气或水流而知鱼等丰富经验;还掌握了各种捕鱼方法,如炮惊法、炮击法、拖网法、撒网法、海门罾法、垂钓法等技术。过去一些渔民为节省时间和增加渔获产量,不惜违反国家海洋法令,用“鱼炮”(即炸药)或用电击等方法,来炸死或炸伤海产,待其浮上水面然后捞捕。这种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尚幸仅属个别事例,而绝大部份渔民都是安份守纪的。
渔民的工作每和天气有密切的关係,所以现代的渔船设备多有安装对外的通讯器材,以便随时和外界保持联络,掌握最新的天气情况。他们也会利用通讯和附近作业的其他船只交换渔汛消息,以期增加产量。
昔日渔民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裏,要看天气变化,主要还是靠肉眼和积累的经验。例如观看天色,如发觉整个天空忽然充满着霞气,或者傍晚时分整个天空嫣红一片,这些都是天气变坏的徵兆;其次是看风向和水流,当天气看来还是十分平静之际,风向却改吹了东风,海面上的波浪起蕩不同,形成急速短窄波幅,且带有泡沫的,他们称之为“白头浪”,这些都是给渔民带来坏天气的讯号。又或是观看海产的活动情形,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海裏的鱿鱼、虾等生物都会各自分散觅食,但遇上天气变坏的时候,鱿鱼就会数只数只一群的聚集成一大团,足爪会互相混结为一体;虾只也是一样,牠们的虾鬚会纠缠在一起分不开。当渔民看到这些情况时,便知道应要早些找个安全地方避风了,否则便不堪设想。
在渔民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风信的俗语,很有参考价值。如“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正月初一发西风,十个牛栏九个空。”(指六畜多病);“正月南风二月雪”(指二月必寒);“九月九,锁龙口。”(指风季已过);“天上云鈎鈎,地下雨淋淋。”(天上的云如弯鈎’预示将会下雨);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的形状如片片鱼鳞,即使不下雨,也会刮大风。);“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上出现云霞,表示有风雨,不宜出海。黄昏有晚霞,表示天晴,宜于远航。); “燕子低飞蚁搬家,天气一定要变化。”(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都表示快要下雨。)等等,都是渔民观察天气变化的宝贵经验。
渔民在下网捕鱼的时候当然是希望鱼虾满载,但也有些事情是他们不想见到的。如在他们的捕鱼海域範围内,有白海豚或黑海豚出现,他们会视之为“白忌”、“乌忌”。这并不是表示那些海豚会带给他们甚么大灾难,而是因为海豚会偷食他们的渔获,或是会把他们捕鱼範围的鱼群吓走,影响了渔民的收获。由于海豚对人类没有伤害性,甚至有些渔民在船边也可摸到海豚跳出水面的身体,但渔民们一般都是不欢迎这些“贵客”的,总会想办法赶走牠们就算了,因为海豚是受保护的动物,渔民绝不想伤害牠们。有时渔民也会误捕了大海龟。个别渔民贪图小利,把捉到的海龟,拿到岸上的酒楼食肆出售;而大多数渔民都不赞成那样做,他们相信龟是有灵性的,故此都会把海龟放回大海。虽然传说中的故事说大海龟给人放生后,会知恩图报;但绝大多数渔民从来就祇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并不是希望将来有甚么好处才去做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讚扬的。
渔民每次出海,总要十天八天时间才能返航,当有渔获的时候,他们需要尽量保持海产鲜活,以求卖个好价钱。渔民保存海产鲜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冰块冷藏。在渔船上必建有一个冷藏仓库,是用来储存出海前购备的冰块的(他们称之为“生雪”);冰块是一长方形的固体,每条重约一百磅,从岸上的製冰厂购来,渔获就是利用冷藏库内的冰块保持鲜度的。这种雪藏法多用于作远洋捕鱼的渔船,亦是目前最多渔民採用的方式。另一种是用海水保鲜。渔民将捕获的鱼虾分类后,放在注满海水的大木桶内活养,并不时补充新鲜海水,使鱼获不致缺氧而死;此法虽可节省作业成本,但祇适用于作短期航程作业和船只使用。
往日渔业生产的经营方式,主要为大渔主和小渔主两种。大渔主出资本,僱用渔工渔船出海捕鱼,捕得之鱼获全为大渔主所有,渔民祇获得微薄工资。这类渔民终年飘泊海洋,所得无几,生活十分艰苦。很多大渔主在下环傍海地区设置有鱼栏收购渔获,因为他们手中的渔船、渔获不能到别的地方卸货,更没有别间鱼栏肯收购有“栏信(即欠下鱼栏债务)”的渔获,所以渔民一定要跟和债务有关的大渔主、鱼栏交易。小渔主资本很少,往往要向大渔主或鱼栏借贷部份资本(称为“栏信”),然后僱请少数渔工出海。所得之鱼,以低价卖给欠下“栏信”的大渔主或鱼栏,货款先扣去原借的数目以及百分之三至四的利息,剩余尾数才归小渔主。一般小渔主所得的利益仅及渔获总值的百分之八左右,所以小渔民差不多都是收入低微的一群。但时移世易,昔日大渔主的风光早已不再。今天的渔民满载着收获回航的时候,便会到最近的渔港卖货。一般来说,近年来远航的渔获很少在澳门出售;渔民通常会在作业区附近的市集卸货,因为出海一次的成本昂贵,燃料、人工等开支很大,故此他们会採用一种近岸销售的方法。也由于澳门海域附近的水质差,越接近澳门越难有收获,所以他们从远地捕来的渔获,很多都在珠江三角洲、香港等地交易。更有一些海产收购商派员直接到捕鱼区,向渔民收购第一手货色,渔民也会乐于交易;祇有少量质量差的会拿到澳门售卖,这便造成本澳渔业日走下坡的现象。渔民交卸渔获一般是通过鱼栏这个中间人做买卖的,当渔获运到鱼栏时,由鱼栏的秤手根据货色、数量拟出一个定价,方便鱼贩购买。採用这种交易方式,渔民是要给鱼栏总渔获的百分之五佣金作为报酬的;有时鱼栏也会直接给渔民以现金买下他们的渔获。有些渔民的渔船建造费用是向鱼栏借贷的,那么他们每次便需要将渔获折价来清还欠款;如果渔民办红白二事需要金钱周转的话,也有向相熟的鱼栏贷款的;至于还款的条件、利息等,由于渔民多不愿向人透露,所以内情如何,旁人不得而知。
渔业与海洋的密切关係,可以说是血肉相连。近年来,本澳的渔业日走下坡,除了本身行业发展受客观条件限制外,也与政府对渔业发展的政策有关。我国农业部于一九九九年宣布了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决定:自一九九九年起,我国南海首次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即每年六月一日零时起至七日三十一日二十四时止,我国北纬十二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包括北部湾),禁止所有作业类型的渔船到休渔区作业(除刺网、钓业外),为期两个月。在伏季休渔期间,所有被禁止之列的船种一律要停港、封网,内地有关方面不得向其供油、供水或收购、运销、代冻、储藏渔货等,其他渔船亦不得变相从事拖网、围网或掺罾作业。此举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我国南海渔业资源,推进南海渔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南海实行的伏季休渔,涉及到国内一百一十三个渔港区、二万一千艘渔船、三十万渔民劳动力的生计;同时,四千多艘有双重身份的港澳流动渔船也深受影响。国家实施休渔管制,主要原因是鑒于近年来南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已到了不能不痛下决心整治的时候了。多年来,我国南海的渔业捕捞强度超过了其资源的再生能力,致使南海原有渔业资源衰退,主要经济渔获急剧减少,影响了人民的经济收益,连带衍生了很多社会不安定情况出现。因此,国内有关当局根据东海、黄海几年来休渔的实践经验,採取伏季休渔措施,是目前保护南海海洋业资源最有效、最可行的决策。
南海海域实施的伏季休渔制度,有超过九成澳门渔民生计受影响。为此,澳门渔民互助会负责人多次和本澳政府及内地有关部门商讨对策,希望把休渔措施对渔民的影响减至最低。有的渔民表示,休业两个月,经济倒不成问题,最担心船上的设备停用两个月后,到时会毛病百出,甚至不能使用;而维修费用不菲,仅网缆的更换费用便要六万多元。一些渔民则表示会到岸上找临时工做(以往也有渔民在渔汛淡季时,到岸上谋生,大多是做工厂杂工、地盘工之类),以维持生计;也有部份渔船取得内地部门发出的准照往东海、南沙等非休渔海域继续作业。在休渔期内,本澳各鱼商、鱼贩及酒楼食肆,因为渔获减少,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而一般市民则要吃贵价鱼。
在休渔期内,大批渔船返澳湾泊,为期两个月,数约四百艘,内港停泊範围虽小,但船只排列秩序井然。澳门港务局、水警部门协助维持渔船停泊区的管理,并为渔民船区的防火、防盗工作做足準备;更在两个月的休渔期内特别为渔民开办“海上求生课程”、“急救课程、“消防基础课程”及“航行安全规则课程”等海事课程,让渔民能掌握更多的现代海事常识。为提高渔民的文化水平,在休渔期内,渔民互助会与教育暨青年局合办渔民文化班;而国内政府亦按实际情况给子澳门渔民各项补给优惠,帮助他们渡过困境。此外,澳门渔民互助会还为渔民提供不少康乐活动,例如举办一些曲艺培训、联欢会、敬老曲艺茶会及旅行等活动,丰富了渔民的文化生活。
第一种是远海捕鱼作业。这种作业特点是资本多、船体大、雇员多、周期长,一般是大渔主经营。这种作业要用五百吨左右的大拖船、花尾船,船上可容百多个渔民工作,船上设备有帆缆、枪炮、火药等。作业範围远至东沙群岛、万山群岛、汕尾、阳江等地,出海一次需时半个月至一个月。近年也有远海船到南中国海、台湾西南海面、越南沿海一带、菲律宾及新加坡的海域捕鱼,出海时间较长,约一至四个月才回航一次。这种远海捞捕一般由渔主领导,指挥全船渔民进行作业,获利甚丰。
第二种是近海捕鱼作业。这种作业的特点是资本较少、船体不大、渔工亦少,这种作业在澳门渔业生产中极为重要。这些用网罾、掺罾和虾罟的小渔船,可容纳渔民二十人左右,二至十日便可完成一水作业。捕鱼範围在本澳邻近的三竈、南水、北水、香港、大屿、担杆山、伶仃、九洲、淇澳等水域。
第三种是沿岸捕鱼作业。是指在澳门及附近岛屿沿海的捕鱼。过去本澳海域水质尚好之时,甚多虾、蟹、蚝及鱼类生长,所以一些资本少的渔船,多在沿岸作业。他们多採用撒网式的技术,捕虾的有罟仔艇、舢舨,早出晚归;捕蟹的用蟹艇,常于秋冬的夜间出海,因那时乃菊黄蟹肥之际,而蟹因有“趋光性”,故适宜于晚上在艇旁挂灯诱捕之。今日的澳门水域,长期受严重污染,早已不能养蚝捕蟹了。河道淤塞,流水不活,亦导致鱼虾量大减,因此沿岸作业早被时代巨轮淘汰;往日被视为珍贵图景的渔歌晚唱,波光粼影,渔翁撒网,归帆夕照等等的流金岁月,唯有见诸于历史图片了。
捕鱼本领
渔民捕鱼可分为“日水”和“夜水”两种方式。日水就是在日间捕鱼,夜水则指夜间工作,这是渔民因应所捕捞的海产生活习性,而定出的工作方式。没有捕鱼的时候,他们多是做些修理工具、整理渔获、休息、娱乐等事。冬季和春季是渔民最忙的渔汛季节,而夏季由于颱风较多,影响了渔民的出海,所以是淡季。
在每年农曆的一月至五月是渔汛的“拖青流”期,此时的渔获多是白身的鱼类;七月至十二月是“拖风”期,此时的渔获多属红身的鱼类。渔民出海时多数和自己相熟的渔船结伴,如兄弟、亲戚渔船,以便互相照应。作业时多以两艘船为一组,在同一水域内以拖网方式作业;两艘船把张开的鱼网放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左右各拉一端,向同一方向游弋,便可把鱼虾捕获。体积大的渔船,可同一时间拉十多张网,最少也可拉网两张。当进行拖网时,还要在网中加上石块、铅坠、铁筒等重物,以增加渔网的下坠力,让渔网能在水底顺利张开。
渔民捕鱼的本领是世代相传的,他们自小便参与捕鱼工作,故此捕鱼技术很熟练,积累了打锤而知鱼、尝水味而知鱼、听水声或鱼呜而知鱼、察天气或水流而知鱼等丰富经验;还掌握了各种捕鱼方法,如炮惊法、炮击法、拖网法、撒网法、海门罾法、垂钓法等技术。过去一些渔民为节省时间和增加渔获产量,不惜违反国家海洋法令,用“鱼炮”(即炸药)或用电击等方法,来炸死或炸伤海产,待其浮上水面然后捞捕。这种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尚幸仅属个别事例,而绝大部份渔民都是安份守纪的。
天气与风信俗语
渔民的工作每和天气有密切的关係,所以现代的渔船设备多有安装对外的通讯器材,以便随时和外界保持联络,掌握最新的天气情况。他们也会利用通讯和附近作业的其他船只交换渔汛消息,以期增加产量。
昔日渔民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裏,要看天气变化,主要还是靠肉眼和积累的经验。例如观看天色,如发觉整个天空忽然充满着霞气,或者傍晚时分整个天空嫣红一片,这些都是天气变坏的徵兆;其次是看风向和水流,当天气看来还是十分平静之际,风向却改吹了东风,海面上的波浪起蕩不同,形成急速短窄波幅,且带有泡沫的,他们称之为“白头浪”,这些都是给渔民带来坏天气的讯号。又或是观看海产的活动情形,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海裏的鱿鱼、虾等生物都会各自分散觅食,但遇上天气变坏的时候,鱿鱼就会数只数只一群的聚集成一大团,足爪会互相混结为一体;虾只也是一样,牠们的虾鬚会纠缠在一起分不开。当渔民看到这些情况时,便知道应要早些找个安全地方避风了,否则便不堪设想。
在渔民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风信的俗语,很有参考价值。如“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正月初一发西风,十个牛栏九个空。”(指六畜多病);“正月南风二月雪”(指二月必寒);“九月九,锁龙口。”(指风季已过);“天上云鈎鈎,地下雨淋淋。”(天上的云如弯鈎’预示将会下雨);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的形状如片片鱼鳞,即使不下雨,也会刮大风。);“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上出现云霞,表示有风雨,不宜出海。黄昏有晚霞,表示天晴,宜于远航。); “燕子低飞蚁搬家,天气一定要变化。”(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都表示快要下雨。)等等,都是渔民观察天气变化的宝贵经验。
渔民在下网捕鱼的时候当然是希望鱼虾满载,但也有些事情是他们不想见到的。如在他们的捕鱼海域範围内,有白海豚或黑海豚出现,他们会视之为“白忌”、“乌忌”。这并不是表示那些海豚会带给他们甚么大灾难,而是因为海豚会偷食他们的渔获,或是会把他们捕鱼範围的鱼群吓走,影响了渔民的收获。由于海豚对人类没有伤害性,甚至有些渔民在船边也可摸到海豚跳出水面的身体,但渔民们一般都是不欢迎这些“贵客”的,总会想办法赶走牠们就算了,因为海豚是受保护的动物,渔民绝不想伤害牠们。有时渔民也会误捕了大海龟。个别渔民贪图小利,把捉到的海龟,拿到岸上的酒楼食肆出售;而大多数渔民都不赞成那样做,他们相信龟是有灵性的,故此都会把海龟放回大海。虽然传说中的故事说大海龟给人放生后,会知恩图报;但绝大多数渔民从来就祇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并不是希望将来有甚么好处才去做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讚扬的。
渔民每次出海,总要十天八天时间才能返航,当有渔获的时候,他们需要尽量保持海产鲜活,以求卖个好价钱。渔民保存海产鲜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冰块冷藏。在渔船上必建有一个冷藏仓库,是用来储存出海前购备的冰块的(他们称之为“生雪”);冰块是一长方形的固体,每条重约一百磅,从岸上的製冰厂购来,渔获就是利用冷藏库内的冰块保持鲜度的。这种雪藏法多用于作远洋捕鱼的渔船,亦是目前最多渔民採用的方式。另一种是用海水保鲜。渔民将捕获的鱼虾分类后,放在注满海水的大木桶内活养,并不时补充新鲜海水,使鱼获不致缺氧而死;此法虽可节省作业成本,但祇适用于作短期航程作业和船只使用。
经营方式
往日渔业生产的经营方式,主要为大渔主和小渔主两种。大渔主出资本,僱用渔工渔船出海捕鱼,捕得之鱼获全为大渔主所有,渔民祇获得微薄工资。这类渔民终年飘泊海洋,所得无几,生活十分艰苦。很多大渔主在下环傍海地区设置有鱼栏收购渔获,因为他们手中的渔船、渔获不能到别的地方卸货,更没有别间鱼栏肯收购有“栏信(即欠下鱼栏债务)”的渔获,所以渔民一定要跟和债务有关的大渔主、鱼栏交易。小渔主资本很少,往往要向大渔主或鱼栏借贷部份资本(称为“栏信”),然后僱请少数渔工出海。所得之鱼,以低价卖给欠下“栏信”的大渔主或鱼栏,货款先扣去原借的数目以及百分之三至四的利息,剩余尾数才归小渔主。一般小渔主所得的利益仅及渔获总值的百分之八左右,所以小渔民差不多都是收入低微的一群。但时移世易,昔日大渔主的风光早已不再。今天的渔民满载着收获回航的时候,便会到最近的渔港卖货。一般来说,近年来远航的渔获很少在澳门出售;渔民通常会在作业区附近的市集卸货,因为出海一次的成本昂贵,燃料、人工等开支很大,故此他们会採用一种近岸销售的方法。也由于澳门海域附近的水质差,越接近澳门越难有收获,所以他们从远地捕来的渔获,很多都在珠江三角洲、香港等地交易。更有一些海产收购商派员直接到捕鱼区,向渔民收购第一手货色,渔民也会乐于交易;祇有少量质量差的会拿到澳门售卖,这便造成本澳渔业日走下坡的现象。渔民交卸渔获一般是通过鱼栏这个中间人做买卖的,当渔获运到鱼栏时,由鱼栏的秤手根据货色、数量拟出一个定价,方便鱼贩购买。採用这种交易方式,渔民是要给鱼栏总渔获的百分之五佣金作为报酬的;有时鱼栏也会直接给渔民以现金买下他们的渔获。有些渔民的渔船建造费用是向鱼栏借贷的,那么他们每次便需要将渔获折价来清还欠款;如果渔民办红白二事需要金钱周转的话,也有向相熟的鱼栏贷款的;至于还款的条件、利息等,由于渔民多不愿向人透露,所以内情如何,旁人不得而知。
休渔期
渔业与海洋的密切关係,可以说是血肉相连。近年来,本澳的渔业日走下坡,除了本身行业发展受客观条件限制外,也与政府对渔业发展的政策有关。我国农业部于一九九九年宣布了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决定:自一九九九年起,我国南海首次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即每年六月一日零时起至七日三十一日二十四时止,我国北纬十二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包括北部湾),禁止所有作业类型的渔船到休渔区作业(除刺网、钓业外),为期两个月。在伏季休渔期间,所有被禁止之列的船种一律要停港、封网,内地有关方面不得向其供油、供水或收购、运销、代冻、储藏渔货等,其他渔船亦不得变相从事拖网、围网或掺罾作业。此举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我国南海渔业资源,推进南海渔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南海实行的伏季休渔,涉及到国内一百一十三个渔港区、二万一千艘渔船、三十万渔民劳动力的生计;同时,四千多艘有双重身份的港澳流动渔船也深受影响。国家实施休渔管制,主要原因是鑒于近年来南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已到了不能不痛下决心整治的时候了。多年来,我国南海的渔业捕捞强度超过了其资源的再生能力,致使南海原有渔业资源衰退,主要经济渔获急剧减少,影响了人民的经济收益,连带衍生了很多社会不安定情况出现。因此,国内有关当局根据东海、黄海几年来休渔的实践经验,採取伏季休渔措施,是目前保护南海海洋业资源最有效、最可行的决策。
南海海域实施的伏季休渔制度,有超过九成澳门渔民生计受影响。为此,澳门渔民互助会负责人多次和本澳政府及内地有关部门商讨对策,希望把休渔措施对渔民的影响减至最低。有的渔民表示,休业两个月,经济倒不成问题,最担心船上的设备停用两个月后,到时会毛病百出,甚至不能使用;而维修费用不菲,仅网缆的更换费用便要六万多元。一些渔民则表示会到岸上找临时工做(以往也有渔民在渔汛淡季时,到岸上谋生,大多是做工厂杂工、地盘工之类),以维持生计;也有部份渔船取得内地部门发出的准照往东海、南沙等非休渔海域继续作业。在休渔期内,本澳各鱼商、鱼贩及酒楼食肆,因为渔获减少,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而一般市民则要吃贵价鱼。
在休渔期内,大批渔船返澳湾泊,为期两个月,数约四百艘,内港停泊範围虽小,但船只排列秩序井然。澳门港务局、水警部门协助维持渔船停泊区的管理,并为渔民船区的防火、防盗工作做足準备;更在两个月的休渔期内特别为渔民开办“海上求生课程”、“急救课程、“消防基础课程”及“航行安全规则课程”等海事课程,让渔民能掌握更多的现代海事常识。为提高渔民的文化水平,在休渔期内,渔民互助会与教育暨青年局合办渔民文化班;而国内政府亦按实际情况给子澳门渔民各项补给优惠,帮助他们渡过困境。此外,澳门渔民互助会还为渔民提供不少康乐活动,例如举办一些曲艺培训、联欢会、敬老曲艺茶会及旅行等活动,丰富了渔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