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童年》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苏联]高尔基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高尔基
本书成书于1913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童年生活”部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辽逸翻译的《童年》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我(阿辽莎)4岁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和外祖母带我乘船去尼日尼投奔外祖父家。
外祖父长了个鹰鼻子,凶巴巴的。家里开了一个染坊,生活还算宽裕。两个舅舅因为闹分家,经常争吵、打骂。他们甚至还要分母亲的嫁妆。
染坊里真好玩,白布在里面不知怎样一弄,出来就成了五颜六色的,神奇极了。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我把家里过节用的白布染成了黑色,把外祖母吓得惊叫起来。她想帮我隐瞒,谁知萨沙还是向老爷子告了密。老爷子大动肝火,将告密的萨沙和作案的我都用木条狠狠打了一顿。
我自此越发敏感起来了,对周围的人和事开始倍加小心。
母亲是最可怜的,她在外祖父的眼中似乎更像一只害虫。对于家人的羞辱、欺凌,母亲忍无可忍,却又无可奈何。“若不是有你,我早就离开这个活地狱了!”她常说。难道,我是她真正的累赘?
一天,母亲真的走了。在这冰冷残酷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深深爱着我。她时时处处小心庇护着我,她的祷告让我相信有一个无限仁慈的上帝在关怀着人们的苦难。晚上,头发长长的外祖母总会给我讲童话和民间的故事,有趣极了。
日子慢慢过着。一天深夜,染坊突然起了大火。两个舅舅拼命争夺的核心财产——染坊,化成了灰烬。外祖父草草给他们分了家,另买了一处房子搬了出去。
后来又搬了一次家,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单独住了,院中的一些房子租给了别人。在房客中有个人称“好事情”的先生,衣衫褴褛,不修边幅,身上还老有股化学试剂的怪味。他经常闷在屋中捣弄一些瓶瓶罐罐,少言寡语,不和人交往。他对我却很和蔼,他劝我要好好学习写字,长大了把外祖母的故事记下来。不知为什么,外祖父和其他房客都不喜欢他,他们说他是魔鬼,于是把他撵走了。这帮混蛋!
母亲也不知在哪里和哪个男子生了个孩子,回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气极了。不久,母亲就和一破落的贵族子弟结了婚,带着我搬了过去。继父好赌,一场赌博中他竟把家产全输光了。正在此时,我开始了小学生活。
因为贫穷、衣服破旧,老师和同学常常嘲笑我。我憎恨这学校。一天黄昏,我看见继父用脚乱踢母亲,怒火中烧,遂操起一把水果刀拼命向他刺去。刀扎偏了,力气又小,暴怒的继父狠狠报复了我。
我被赶回了外祖父家里。此时的外祖父因为家道败落变得更加的吝啬,连喝茶放茶叶也要一片片地数。家里越来越穷,狠心的外祖父竟然把外祖母赶出了家门,让她自谋生路。我也开始到处拾破烂卖钱,有时也去偷些劈柴。在街头生活中,我结识了一帮穷哥们儿,开心极了。
但没过多久,母亲又带着吃奶的婴儿回到了外祖父家。继父丢掉了职位,抛下他们偷偷溜走了。受尽折磨的母亲大病了一场,离开了人间。安葬完母亲,外祖父对我说:“喂,阿辽莎,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混饭吃去吧!”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
指名篇章
“我”发现“外祖母”的“上帝”很和蔼可亲。以下是一段儿童视角的成人故事的精彩描写。文中的“她”指外祖母。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给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胡萝卜。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
《童年》电影剧照
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馆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
“阿辽莎,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
她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
“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帝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帝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
“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亲爱的人们啊!噢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她自己也哭了,带着满脸的泪痕,到墙角祈祷去了。
从那时起,她的上帝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选自《童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阅读指导
苦难和奋斗是很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题。高尔基的作品,无疑是这类文学的典型代表。所不同的是,《童年》是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导师的生活自传的“童年部分”,它是一个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斗士的人重新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结果”。当然,很多童话以至少年小说都是成年作家写的,但《童年》显然和它们不同,它绝不是一本儿童读物,“儿童视角”之于《童年》只是一个技术手段问题,它所展现的并不是儿童世界,而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小市民生活图画。高尔基通过童年阿辽莎告诉我们的,是19世纪末俄罗斯低层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实:庸俗、自私、无聊、无奈、虔诚、怀疑、亵渎和无尽的困难,以及这一切灰色当中不时闪烁的爱的火花。
和现代派小说惯用的“儿童视角”不同,“阿辽莎视角”没有统领全书,而只是在某些细节才起作用。通篇来看,“童年阿辽莎”是由成年的“我”来回忆叙述的。因此,《童年》根本上是一部传统小说,用的依然是全知全能视角,少有现代派小说的痕迹。从阅读经验来看,该小说似乎是把一些小市民的故事压缩编织进一个少年的经历里,而各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很少,缺乏艺术的有机性、完整性。这一点,高尔基自己也有察觉。在给罗曼·罗兰的信中,他写道:“我个人觉得,书写得不成功,有点乱,缺少内在的协调。读起来,觉得太急于交代,所以许多地方描写粗糙,不完全,语言不够精练。”
高尔基小说《我的大学》电影剧照
但这并不是说《童年》不是一本优秀小说,由于成功运用了典型概括等艺术手法,由于以童年之心再现市民庸俗生活的庸俗、苦难,小说具有异常强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个经过苦难的仁慈心灵唏嘘不止。不算长的篇幅内,出场人物众多,却大都个性鲜明,“外祖母”的形象、“母亲”的形象,甚至于凶恶、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实和丰满。在性格的生动性、完整性上,《童年》较后来的一些概念小说要高出千百倍。它能让人读后为“好人遭厄运”鸣不平,也会因“恶人”(如“外祖父”)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复杂而顿生怜悯。
阅读建议
“外祖母”形象是全书的亮点,祖孙情深感人至深,读者可仔细体会作者细节刻画的技巧。能联系其他的“儿童视角”小说来进行比较阅读,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