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
《荆棘鸟》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澳大利亚]麦卡洛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977年。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1937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部,她是澳大利亚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利克·怀特的著名的作家。她多才多艺,除了小说,还有传记、散文、杂文和音乐剧。她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问世以来,不仅走红美国,而且迅速风靡世界,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等。作者还应有关方面的邀请,与作曲家合作,亲自将《荆棘鸟》改编成面向德语观众的音乐剧。时至今日,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原作,仍打动着亿万读者和观众的心。
就其所引发的巨大热情和持久不衰的影响,只有半个世纪前,美国作家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能与之媲美。
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曾胡翻译的《荆棘鸟》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1915年12月8日,梅吉·克利里度过了她最愉快的第4个生日。梅吉一家原来住在新西兰,全家惟一的生活来源是父亲替别人剪羊毛,可偏偏就在这一年,父亲失业了。在一家人的生存濒临绝境时,梅吉在澳大利亚的姑妈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继承遗产。梅吉一家就高高兴兴地上路了,经过一路的奔波之后,他们来到澳洲大陆的德罗海达。梅吉的出现,立即引起当地神甫拉尔夫的注意,他非常喜欢这个小女孩。实际上,拉尔夫是爱尔兰人,他是被天主教会派来担任教士的,很想在教会中大干一番,争取谋个重要职务,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没有靠山,直到30多岁还一事无成。梅吉的姑妈是当地最富有的孤孀,拉尔夫有意识地跟她交往,以求对自己的升迁有所帮助。
梅吉一家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新生活,并且跟拉尔夫神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梅吉年龄的增长,拉尔夫跟她的感情也不断加深。这一切都被梅吉有些乖戾的姑妈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决心找机会报复。在梅吉17岁的时候,姑妈因年老,不久将告别人世。死之前,她将一封信交给拉尔夫,嘱咐他,只能在她被埋葬后,才能拆开,并且要他起誓,拉尔夫答应了她的要求。当拉尔夫拆开信的时候,被信中所讲的情况惊呆了,梅吉的姑妈在信中讲道:她有1300万英镑的财产,原来曾立了一个遗嘱,财产由梅吉一家来继承。现在决定废除以前的遗嘱,立下这个新的遗嘱,由于拉尔夫神甫的勤奋工作和良好表现,愿将这笔财产全部献给天主教会,由拉尔夫永远管理和使用,梅吉一家可以继续住在这里,但工资由拉尔夫决定支付。拉尔夫在看完信后,陷入了十分矛盾的境地,他完全可以将这个任何人都不知晓的新遗嘱付之一炬,让梅吉一家成为财产的合法继承人,这从他与梅吉的感情而言,是合情合理的;但从他想在教会中有所作为这一点来看,放弃这笔财产,也就永远放弃了晋升的希望,心里成了良心与魔鬼斗争的战场,最后,拉尔夫被自己的野心所征服,公布了新遗嘱,离开了德罗海达和梅吉。
梅吉一家住进了姑妈以前的大宅子,以德罗海达牧场代管人的身份长期居住下来,拉尔夫也给他们寄来了不少的钱,他们的生活过得相当不错,但这种好日子转瞬即逝。一次在野外转移羊群时,遭遇了大风暴,雷电引发草原大火,吞噬羊群也吞噬了梅吉的父亲,全家陷入悲痛的深渊,正在这时,拉尔夫神甫回来了,察看灾情、埋葬死者之后,他告诉梅吉,虽然内心很爱她,但永远不可能做她的丈夫,然后,就匆匆地离开了。
梅吉家新雇了一个剪毛工名叫卢克,这个人长相很像拉尔夫,梅吉感到心神不宁。在卢克非常老练地追求下,梅吉嫁给了他,离开了德罗海达,来到昆士兰。卢克拼命挣钱,想将来自己拥有一块牧场,他当初疯狂追求梅吉,就是因为她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每年可得到一笔年金。其实,他并不爱梅吉,在梅吉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没有来陪她。这时,已经升任大主教的拉尔夫来到梅吉的身边,他和梅吉的感情使他痛苦不堪,他们到一个孤岛上度过了几天甜蜜的时光。之后,拉尔夫到罗马担任重要职务去了,梅吉则怀上了他的孩子。梅吉离开卢克,回到母亲的身旁,生下拉尔夫的孩子,名叫戴恩。梅吉一家在德罗海达平静地生活着,她的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逐渐长大成人,女儿最终选择做一名职业演员,后来嫁给德国的一位内阁大臣,儿子在一次下海救人时,溺水而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尔夫晋升为红衣主教,成为梵蒂冈极具影响的人物,加之在战争中,他运用自己的地位使罗马免遭损害,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时时牵挂着梅吉的命运。
知名篇章
下列文字选自第2部。玛丽·卡森是梅吉的姑母,她是德罗海达最富有的孤孀,在临死之前立下新的遗嘱,迫使拉尔夫做出选择:要梅吉还是要财产及地位?
一千三百万镑,这也是成为德·布里克萨特红衣主教的机会。这不利于帕迪、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们——还有梅吉。她像魔鬼似的把他看透了!她把帕迪的一切都剥夺了。他要怎样做,本来是一清二楚的:他可以把这份遗嘱投进厨房的火炉,毫不迟疑地捅到炉膛里去。但是,她已经断定了帕迪是不会生妄念的,她死后他在德罗海达的生活将比她在世的时候要舒适得多,德罗海达简直不可能被人从他手中夺走。是的,这是件有利益、有权利的事,但并没有得到土地的本身。不,他不会成为那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千三百万镑的拥有者,但是,他将备受尊敬,会有一笔相当不错的赡养费。梅吉不会挨饿,或光着脚流落世上的。她不会成为梅吉小姐,也无法与卡迈克尔小姐及其同等地位的那些人平起平坐。他们会受到相当的尊重,社会的承认,但是不会进入社会的最上层。永远也进入不了社会的最上层。
一千三百万镑。这是从基兰博脱身和脱离终生湮没无闻的机会,是博取教会行政统治集团中的一席之地,保证他得酬壮志,忝列上层的机会。如今他年纪尚轻,足以补偿他失去的地盘。玛丽·卡森怀着报复心理使基兰博变成了主教使节任命版图的中心。这震动会一直传到罗马教廷的。尽管教会十分富有,但一千三百万镑毕竟是一千三百万镑啊。即使是教会,也不能对它等闲视之。而且,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力量才使这笔钱得以归来,玛丽·卡森已经白纸黑字地承认了他的力量。他知道,帕迪是永远无法对这份遗嘱进行争议的,玛丽·卡森已经永远无法来争议了,上帝惩罚她。哦,当然啦,帕迪会勃然震怒,会永远不想再见到他或再和他讲话的,但是,他的恼恨不会发展成一场官司。
(选自《荆棘鸟》,曾胡译,译林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上帝是无情草木!女人最大的仇敌,就是上帝!
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
阅读指导
《荆棘鸟》得名有赖于作者在题记中介绍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为人们揭示了一个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由此,为全书定下了基调:小说从荆棘鸟那凄婉的歌声开始,又在那凄婉的歌声中结束,来展示人生爱与命运的沉重主题。小说表现了克利里三代人的人生和情感历程,特别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甫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更是感天地泣鬼神。克利里家族的故事从20世纪初开始,历时半个多世纪,从帕迪·克利里一家住在新西兰的生活写起,到应帕迪·克利里的老姐姐、德罗海达最富有的孤孀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儿迁到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再到帕迪惟一幸存的孙女远在异国他乡确定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都试图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如小说在结尾时所描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她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亡之降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小说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和浓厚的神秘色彩,使人们感到命运的沉重和人生的艰辛。
麦卡洛本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医科学生,以理学优等荣誉学位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时,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特长已开始显现,后来担任皇家悉尼北岸医院临床神经生理学顾问。作为神经心理学专家,麦卡洛对人们精神与肉体关系的把握更加深入,理解更为深刻,这有助于她在创作时,选取独特的视角去捕捉人物的心理秘密。在第二部中,拉尔夫接过梅吉姑妈玛丽·卡森新的遗嘱后,矛盾复杂的心理使他情感的张力达到了极致,如果他毁掉这不为人知的新遗嘱,梅吉一家就可以继承全部财产,但他就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如果他公布这个新遗嘱,梅吉一家继承遗产的权利就会被剥夺,而他就会受到教会的重视并得到升迁。在人物的心灵深处,展开了一场良心与野心的厮杀,最后野心占了上风。作者把拉尔夫放在他的野心与梅吉的爱情之间,让他经受痛苦的精神折磨,迫使他作出选择。这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阅读建议
要更好地理解《荆棘鸟》,掌握它的结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小说在结构上分为7部,每部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进行叙述,而将7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甫之间的爱情纠葛。第二部、第三部、第七部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