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
〔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希望 译)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选》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赏析】 这篇微型小说仅三百来字,然而,它却承载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承载着作者深广的忧愤。读着它,只觉得字字重千斤,就好象用硕大无比的磨盘,碾过德国历史的这一页。
这篇小说只向我们展示一个瞬间发生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柏林开出的列车车厢里,一位头发灰白的后备役老兵,正把由于在战争中相继失去三个儿子而精神失常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因为现在轮到他自己上前线了。老兵的遭遇使我们联想到唐代诗圣杜甫脍炙人口的史诗《垂老别》。《垂老别》主人翁的儿孙都死在沙场, 如今他自己又抛下饥寒交迫中的老妻被迫应征。两位文学家,选用的文艺形式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然而,他们都善于准确地选择蕴含丰富深刻内容的光点,去照亮沉积于人们头脑中关于残酷的战争灾难的记忆,不再重演历史的悲剧。
这篇小说还通过车厢里典型环境描写拓展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你看,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男子”。战争毁掉千家万户的人们的幸福,所以,当听了老兵一席话后,车厢里则“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描写,凝聚着多么深广的社会内容,显示着作品言外言意外意的艺术魅力,产生了摄人魂魄的艺术威力。
这篇小说的结构布局安排巧妙而精致。全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和发展,写车厢情景,写老妇人奇怪的神情以及反复数“一,二,三”的声音,写小姑娘无知而天真的动作,写一个老头的狠狠的眼神等,款款写来,节奏徐缓,在狭小的篇幅里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占了二分之一篇幅的文字,好像都是闲笔。第二部分情节高潮,后备役老兵一开口就笔锋陡转,仅用四句话,把情节推向顶峰,虽寥寥数笔,却力透纸背,读者的情绪也被激发震动起来。最后一部分只用一句煞尾,干脆利落。车厢里是“静得可怕”,读者的思绪却是激荡不已。再回观第一部分那些“闲笔”实是点睛之笔。散落其间的细节丝丝入扣地与第二、三部分的内容通过联想紧密联系,互相映照,互相补充。没有第一部分文字厚实的铺垫,就没有第二、三部分的情节高潮,就没有摄人魂魄的艺术力量。这种张弛结合,疏密相间的结构布局,既使文字简约凝炼,又使情节细腻生动,其巧妙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张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