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2022-11-19 可可诗词网-中学生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 文]

明有奇巧①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②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③因势象形④,各具情态。尝⑤贻⑤余核舟一,盖⑦大苏⑧泛⑨赤壁云⑩。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11),高可(12二)黍许(13)。中轩敞(14)者为舱,箬篷(15)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15)窗而观,雕栏相望(17)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18),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9),石青糁之(20)。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21)而多髯(22)者为东坡,佛印(23)居(24)右,鲁直(25)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26)。东坡右手执卷端(27),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28),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29)者,各隐卷底衣褶(30)中。佛印绝类弥勒(31),袒胸露乳,矫首(32)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3)。卧右膝,诎(34)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35)倚之——珠可历历(36)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37)。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38)仰面,左手倚一衡(39)木,右手攀右趾,若(40)啸呼(41)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42)人视端容寂(43),若听茶声然(44)。

其船背稍夷(45),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46)秋日,虞山(47)王毅叔远甫(48)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49),其色墨。又用篆章(50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51)。

通计(52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53四)。而计其长曾(53)不盈(55)寸。盖(56)简(57)桃核修狭(58)者为之。“嘻,技亦灵怪(59)矣哉(60)!

[注 释]

①奇巧:(手艺)特别奇妙精巧。②为:做,这里指雕刻。③罔不:无不。④因势象形:根据材形和材质来摹拟事物的形象。因,依照,依据。象,形象,形态。⑤尝:曾。⑥贻

(yí):赠。⑦盖:原来(是)。⑧大苏:指苏东坡,其弟苏辙称小苏。苏东坡曾两次游赤壁,写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⑨泛:泛舟,坐船游览。⑩云: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赤壁的事。⑩云:句末的语助词,不译。(11)奇(jī):零头,余额。(12)可:约。(13二)黍许:二分左右。黍,shǔ,谷物名,这里指长度单位。黍粒纵长横短,大小均匀,所以古人取黍的中等籽粒,以一个纵黍为一分,百黍为一尺。许,副词,上下、左右。(14)轩敞:高起空阔。(15)箬(ruò)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16)启:打开。(17)相望:左右相对。(1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东坡《后赤壁赋》里的句子。(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句子。徐,缓缓地。兴,起。(20)石青糁(sǎn)之:用石青涂在刻的字上。石青,一种青色颜料。糁,混杂,这里指涂抹。(21)峨冠(guān):高帽。(22)髯(rán):胡须。(23)佛印:佛印和尚,苏东坡的好友。(24)居:在。(25)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宋代的文学家。(26)手卷(juàn):横幅的可以卷起来的字画。(27)卷端:指右端,我国古代写字是竖行,从右向左写。(28)卷末:指横幅的左端(29)比:靠近,挨着。(30)衣褶(zhé):衣服双层折叠处叫褶。(31)弥勒:又叫弥勒佛,是个袒胸露腹的大肚佛。(32)矫(jiǎo)首:抬头向上。(33)不属(zhǔ):没联系,不相干。属,连续。(34)诎:通“屈”,弯。(35)念珠:念佛的人手拿的一串珠子,用来记念佛的遍数。(36)历历:清清楚楚。(37)楫:桨。(38)椎髻:椎形的发髻。(39)衡:通“横”。(40)若:好像。(41)啸呼:复词偏义,偏于“啸”,指打口哨。(42)其:那个。(43)视端容寂:眼睛直视,神色平静。视,视线。端,正,直。容,面容,借指表情。寂,静,平静。(44)然:……的样子。(45)夷:平。(46)天启壬戌:即1622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戌,壬戌年。(47)虞山,常熟县西北的一座山,借代常熟。(48)王毅叔远甫:即“王毅字叔远”。甫,通“父(fǔ)”,男子的美称,多附在字的后面。(49)了了:清清楚楚。(50)篆章:篆字图章。(51)丹:朱红。(52)通计:总共算来。(53)有(yòu):通“又”,这里可不译。(54)曾;竟然。(55)盈:满,足。(56) 盖:原来(是)。(57)简:挑选。(58)修狭:长而窄。修,长。(59)灵怪:神奇。(60)矣哉:语气词连用,以加重赞叹语气,可译为“了啊”。

[译 文]

明朝有一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寸大小的木料,雕刻成房屋、器具,人物,直到飞禽走兽,树木山石,无不根据材料的形状和特质来模拟各种物象,使它们各有各的情态的。(他)曾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赤壁的故事。

核舟从头到尾约有八分挂零,高约两分左右。当中高而空阔的部分是船舱,船舱上面盖着箬竹叶做的船蓬。(船舱)两侧开有小窗户,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看,雕着花纹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侧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侧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用石青涂在(这些)字上。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着)高帽子、(长着)许多络腮胡子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面,黄鲁直在他左面。苏东坡和黄鲁直共看一幅横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黄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两人的身子都稍微侧着。他们挨着的两膝,各自隐现在横卷下的衣褶里。佛印非常像个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二人不相关。他的右膝平放着,弯着右臂支在船上,左膝竖立着,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子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上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面的那个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打口哨的样子。在左面的那一个,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凝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是否烧开的)声音似的。

(那)船的背面稍平,就把作者的姓名刻在上面,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腿那样细,一钩一画清清楚楚,那字的颜色是黑的。又用了一颗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那印章的颜色是朱红的。

总计整个这条船,共刻有五个人;八扇窗子;箬篷,桨,火炉,水壶,横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连同(图章上的)篆文一共刻了三十四个字。可是,量量它的总长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咦!(这)技艺也真太神奇了啊!

[鉴 赏]

这篇说明文细致而清晰地介绍了核舟的形状、结构,生动地描述了舟中人物的种种情态,热烈地赞美了古代民间工艺家的精湛技艺。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概括介绍雕刻家王叔远“奇巧”的雕刻技艺和所赠核舟上雕刻的故事。先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船舱、船头、船尾、船底各部位的人情物貌,以事实来说明民间工艺家的“奇巧”。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归纳全文,作一总结性的统计,以核舟所刻的人、物以及文字之多与舟的“曾不盈寸”相对照,加深人们对工艺的“奇巧”的印象。

三个部分,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依次介绍,逐一描写,生动形象而又紧紧地围绕“奇巧”这——特点来展开,所以既详细具体,又有条不紊、前后贯通,给人以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字数:3165

[作者及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清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作者魏学洢(约1596一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著有《茅檐集》。
核舟,是用桃核雕成的小船。一种微型工艺品。

魏学洢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