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2019-04-22 可可诗词网-中学生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 文]

崇祯五年(1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2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③。是④日更定⑤,余拿(6一)小船,拥⑦毳衣⑧炉火⑨,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⑩沆砀(1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12)白。湖上影子,惟长堤—痕(13)、湖心亭一点、与余舟—芥(1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15)更(16)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17)饮三大白(18)而(19)别。问其(20)姓氏,是金陵(21)人,客(22)此。及(23)下船,舟子喃喃(24)曰:“莫说相公(25)痴(26),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 释]

①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大雪:下大雪。名词用如动词。③绝:尽,全无。④是:代词,这。⑤更(gēng)定:指凌晨。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结束。⑥拿:这里指乘坐。⑦拥:围裹,环绕。⑧毳(cuì)衣:毛皮衣服。毳,鸟兽的细毛。⑨炉火:指火炉。⑩雾凇(sōng):水气凝成的冰花。(11)沆砀(hàngt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12一):全、都。(13)痕:印迹,痕迹。(14)芥:小草。形容舟小。(15)焉得:哪能。(16)更:再,又。(17)强(qiǎng):勉强。(18)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借指酒杯。(19)而:顺接连词,就。(20)其:他们。(21)金陵:今南京市。(22)客:客居,名词用如动词,离开故乡在外地居住叫客居。(23)及:等到。(24)喃喃:低语声。(25)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26)痴:动词,痴迷。

[译 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去西湖(游览)。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没了。这一天凌晨,我乘一叶扁舟,穿着皮毛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树上的)冰花弥漫着水气,天与云与山与水,从上到下全是白茫茫的。湖上(能见到的景物)的影子,只有长堤淡淡的一线印痕,湖心亭的轮廓一个小点,以及我的小舟如草一根,舟中的人影如芥子两三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热酒炉上的酒烧得滚沸。(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在西湖怎么能还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杯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原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回来)下船时,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鉴 赏]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亡之后。文章从构思到结构到文字无不围绕着文末画龙点睛的那个“痴”字。先看起首:明明是明朝已亡,他却不肯失忆,记游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岂不是“痴”?游览西湖,不选春花秋月时节,偏偏选“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去,岂不是“痴”?接着再看他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明明湖上“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片混沌中。他偏偏要寻找记忆中西湖之美,结果找到的唯有作者笔下的那“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明知其无,偏盼其有,这不是“痴”是什么?往下叙及湖心亭里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居然“有两人铺毡对坐”,他们岂不也是痴人一双,二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个“更”字,点出喜的原因:“痴”遇“痴”也。这种种“痴”情包含着对故国的痴迷,对西湖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痴迷,对美好的痴迷……而结尾通过舟子的“喃喃”,道出了一般人对这种“痴”的不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可能是作者对笔下的“痴”的恰当解说。

本文笔调淡雅流畅,叙事简洁分明,宛如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不仅包含了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于小,动与静的诸多变化,而且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在这些景物之上,体现了他特有的文风。

字数:1582

[作者及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及作者张岱请参看《于园》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张岱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