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

2023-07-06 可可诗词网-中学生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 文]

板①印书籍,唐人尚未盛②为③之④。五代⑤时始印五经⑥,已⑦后典籍⑧皆为板本。

庆历⑨中,有布衣⑩毕昇,又为(11)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12),每字为一印,火(13)烧令(14)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5)纸灰之类(16)冒(17)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8)置铁板上,乃(19)密布(20)字印,满(21)铁范为一板,持就(22)火炀(23)之,药(24)稍熔,则以一平板按(25)其面,则字平如砥(26)。若止(27)印三二本,未为(28)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29)。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30)布(31)字,此印者(32)才毕,则(33)第二板已具(34),更互(35)用之,瞬息(36)可就(37)。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38)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39),每韵(40)为一帖,木格(41)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42),旋(43)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44)之(45)者(46),文理(47)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48)与药相粘,不可取(49);不若燔(50)土,用讫(51)再火(52)令药熔,以手拂(53)之(54),其印自落,殊(55)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6),至今保藏。

[注 释]

①板:木板,这里专指木刻雕板,以一般代特殊。在句中“板”用做状语,表工具。盛②盛:盛大,这里指规模大。③为:做,实行,这里是应用的意思。④之:代“板印书籍”。(5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从公元907至公元960年。(6五)经:自汉武帝始,将儒学的古代文献——《诗经》、《尚书》、《周易》,《仪礼》(后改为《礼记》)、《春秋》(后又包括《左传》)称为五经,作为主要教科书。⑦已:同“以”。⑧典籍:原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后泛指各种传统的重要文献和书籍。⑨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S)。⑩布衣:借指平民。(11)为:创制,发明。(12)钱唇:铜钱方孔外的内圆周至外圆周的部分叫钱唇。(13)火: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火”。(14)烧令:动词“烧”和“令”都省略宾语“之(指印模)”。(15)和(huò):掺和,混杂。(16)之类,这—类。之,此。(17)冒:覆盖。(18)范:铸造器物的模子,这里指框架。(19)乃:然后。(20)布:陈列,铺开。(21)满:形容词用如使动词,“使……满”。(22)就:靠近。(23)炀(yáng):烤。(24)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25)按:压。(26)砥;纹理细的磨刀石。这里指像象磨刀石那样平整。(27)止:只。(28)未为:不算。(29)神速:极快,快得神奇。(30)自:另行,另外。(31)布:铺排,排列。(32)者:代印刷用的铁板。(33)则:而。(34)具:备办,准备好。(35)更(gēng)互:交替,轮流。(36)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工夫,比喻时间短。(37)就:完成。(38)以:为了,以便。(39)帖(tiě)之:给活字做标签。帖,标签,名词,这里用如动词,意思是“写成标签标明”。(40)韵:指韵书中的韵目,隋唐以来流行的韵书将诗词中押韵的字归类,取一字作韵目,如东韵、屋韵等。(41)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42)奇字素无备者,即“素无备之生僻字”,定语“素无备”放在中心词“奇字”之后,译时要把定语移至中心词之前。奇,生僻的。素,平时。旋:马上 ,当即。(44)为:这里指刻。(45)之:指活字。(46)者:表示“……的原因”。(47)文理:纹理,质地。文,同“纹”。(48)兼:加上,并且,连词。(49)不可取:拿不下来。(50)燔(fán):烧。(51)讫(qì):完,毕。(52)火:名词用如动词,意思是“用火烤”。(53)拂:拂拭,这里指轻轻地抹。(54)之:它,指粘在铁板上的活字。(55)殊不:一点也不,完全不。殊,绝。(56)为予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的句式。予,我。群,众,诸。从,指仅次于最亲的亲属,如从父为伯父、叔父,从子为侄子。

[译 文]

用木刻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它。五代时才开始(用来)印刷五经,以后重要的书籍就全部是用木刻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字板,它的制作方法是:用粘土刻成字模,(字)薄得像铜钱边缘部分似的,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烧(它)使(它)变硬。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敷盖上它。想要印刷,就把—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于是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它,(松脂等)药物稍一熔化,就用一块很平的木板去压那字面,那么字面就平得像磨刀石。如果只印三两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为神速了。通常是制作两块铁板,这一块板在印刷,另一板已经另外在排字,这块印刷的铁板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轮流地使用它们,转眼间就能够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而)像“之”、“也”等(常用)字,每个字(就)有二十多个字模,为的是防备在同一板中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活字做标签,每一个韵目作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分别)贮存起来。遇有平时没有储备的生僻字,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片刻就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由于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加上和药物粘在一块,拿不下来;不如烧胶泥(所制的活字),用完再用火—烤,让药物溶化后,用手轻轻抹掉还粘在铁板上的活字,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沾上药变脏。毕昇死后,他那些字模被我的侄辈获得,直到现在还珍藏着。

[鉴 赏]

这篇说明文,用平实浅近的文字介绍了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全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简介雕板印刷的历史;第二段,具体说明活字和活板的制作、用法、优点及用胶泥烧制字模的原因 (这一段是全文重点所在);第三段,交代毕异所制活字的下落。

在介绍活板印刷这一新事物时,作者始终抓住这种新印刷术的特征——“活”来写。字模活,上版活,印制活,存放活,补字活,下版活。正因为它活,所以功效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雕板印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发明者的创造才能和智慧。

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的顺序。在介绍活板之前先写板印,说明活板是板印的发展和飞跃。介绍活板时,又由活板的发明人说到活板本身:先说字模的制作,再说活板的制作,再由活板的使用方法谈到活板的功效;最后谈到字模的使用,分类储存及以泥制字的原因,顺理成章,有条不紊。

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板印虽不是作者所要介绍的内容,但活板是从板印发展而来,不能不写,但不多写。末尾—段写活字的下落,说明本文写作的根据,不能不提,但十分简略。至于介绍活板一段是文章的主体,则写得相当细致。而制板与制字二者,仍以制字为重点,制板相对写得简略,因为活板制作和使用的关键就在于字“活”。

字数:2888

[作者及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略有改动。《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请参看《以虫治虫》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活板,活版印刷。板,通“版”。

沈括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