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2000年中考乌鲁木齐题
[题目]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甲]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乙]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貌若甚戚者(悲伤) B. 则久已病矣(生病)
C. 度已失期(估计) D. 为天下唱(倡导)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甲文:____ 乙文:____。
4. 甲文中作者与蒋氏的对话,反映了蒋氏哪两种反常、矛盾的境遇?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
5.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比较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死”。甲文第一段连用三个“死”,写尽了捕蛇给蒋氏带来的深重灾难;乙文以“死国”言志,表现了陈胜的胸襟与胆识。
B. 甲、乙两文刻画人物各有不同。甲文用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蒋氏悲苦无奈的情态;乙文则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陈胜的胆识和谋略。
C. 甲、乙两文都可看出作者的态度。甲文以“余悲之”,直抒作者对捕蛇人遭遇的同情;乙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陈胜才能胆识的赞赏。
D. 甲、乙两文都有统摄全段的句子。甲文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乙文是“天下苦秦久矣”。
[题解]
第1题。考查词语解释辨误。
答案:B
第2题。考查比较词的用法的异同。
答案:D
第3题。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甲文: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有三代了。乙文: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第4题。考查对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答案: (1)谈及“专其利三世”的捕蛇之役而“貌若甚戚”; (2)对“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却“大戚”,“汪然出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
第5题。考查对甲乙两文比较分析辨误。
答案:D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甲]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乙]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貌若甚戚者(悲伤) B. 则久已病矣(生病)
C. 度已失期(估计) D. 为天下唱(倡导)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甲文:____ 乙文:____。
4. 甲文中作者与蒋氏的对话,反映了蒋氏哪两种反常、矛盾的境遇?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
5.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比较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死”。甲文第一段连用三个“死”,写尽了捕蛇给蒋氏带来的深重灾难;乙文以“死国”言志,表现了陈胜的胸襟与胆识。
B. 甲、乙两文刻画人物各有不同。甲文用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蒋氏悲苦无奈的情态;乙文则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陈胜的胆识和谋略。
C. 甲、乙两文都可看出作者的态度。甲文以“余悲之”,直抒作者对捕蛇人遭遇的同情;乙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陈胜才能胆识的赞赏。
D. 甲、乙两文都有统摄全段的句子。甲文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乙文是“天下苦秦久矣”。
[题解]
第1题。考查词语解释辨误。
答案:B
第2题。考查比较词的用法的异同。
答案:D
第3题。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甲文: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有三代了。乙文: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第4题。考查对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答案: (1)谈及“专其利三世”的捕蛇之役而“貌若甚戚”; (2)对“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却“大戚”,“汪然出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
第5题。考查对甲乙两文比较分析辨误。
答案:D
今日更新
-
一、1998年中考广西题《扁鹊见蔡桓公》
[2019-05-28]
-
(二) 捕捉信息
[2019-05-28]
-
(一) 把握题型
[2019-05-28]
-
(四) 鉴赏评价
[2019-05-28]
-
(三) 文言句式
[2019-05-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