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目的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于、以、为等。
当dāng
在、正在、正是……的时候。例如: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口技》)
(2)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4)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以yǐ
(1)介绍行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例如:
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②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④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⑤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4)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按照”。例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于yú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①在。例如: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观潮》)
c.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到。例如: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b.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惠子相梁》)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③从。例如:
a.怀怒未发,休棂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2)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也可译为“比”。例如: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①向。例如:
a.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②给。例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对。例如:
a.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zì
从、由。例如:
(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从cóng
自、由。例如: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3)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4)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公输》)
为wèi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向”等。例如: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羌村三首(之三)》〕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例如: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作此义时读“wéi”)例如: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③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与yǔ
介绍动作发生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给”。例如: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世说新语·咏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山市》)
(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zài
引出时间、处所、范围等。例如: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观刈麦》)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对duì
向、跟。例如: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由yóu
(1)因为。例如: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2)从、自。例如: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凭借。例如: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及jí
等到,到了。例如:
及反,市罢。(《郑人买履》)
因yīn
依着,根据。例如:
(1)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居jū
经过,过了。例如: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乎hū
相当于“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对象、处所等。例如: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向xiàng
介词,朝向。例如: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和hé
跟、和。例如: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比bǐ
介绍比较对象。例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将jiāng
把,拿。例如: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当dāng
在、正在、正是……的时候。例如: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口技》)
(2)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4)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以yǐ
(1)介绍行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例如:
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②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④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⑤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4)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按照”。例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于yú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①在。例如: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观潮》)
c.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到。例如: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b.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惠子相梁》)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③从。例如:
a.怀怒未发,休棂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2)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也可译为“比”。例如: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①向。例如:
a.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②给。例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对。例如:
a.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zì
从、由。例如:
(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从cóng
自、由。例如: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3)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4)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公输》)
为wèi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向”等。例如: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羌村三首(之三)》〕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例如: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作此义时读“wéi”)例如: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③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与yǔ
介绍动作发生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给”。例如: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世说新语·咏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山市》)
(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zài
引出时间、处所、范围等。例如: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观刈麦》)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对duì
向、跟。例如: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由yóu
(1)因为。例如: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2)从、自。例如: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凭借。例如: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及jí
等到,到了。例如:
及反,市罢。(《郑人买履》)
因yīn
依着,根据。例如:
(1)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居jū
经过,过了。例如: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乎hū
相当于“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对象、处所等。例如: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向xiàng
介词,朝向。例如: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和hé
跟、和。例如: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比bǐ
介绍比较对象。例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将jiāng
把,拿。例如: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