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渡一遭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想吃鳖却不愿承担杀生之名,于是想了一个让其自蹈死地的办法。吃鳖无可非议,但故设罗网,博取美名,却令人憎恶,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起那些口称仁义心如蛇蝎的作恶者。
罪恶常常需要蒙上美名,这是因为作恶者心虚。犯罪的恐惧既使他们失去自我精神平衡,罪恶的后果又使他们难逃社会正义的谴责和惩罚。这就是反动统治者既残酷又伪善的原因。“更渡一遭”这则寓言便是针对这班丑类进行讽刺的。
进而言之,虚伪或伪善又是传统思想造就的知识分子二重人格的典型表征。儒家的所谓“内圣外王”,实际上是一方面提倡和追求超现实的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又追求和企图满足现实的人生欲求。有些人为了调和这种二重追求的内在矛盾,遂有对内之“自欺”和对外之“欺人”。这则寓言中的食鳖者, 以横筱(xiao小竹子)为桥,令鳖自渡以坠入釜(fu古代的无脚锅)中烹煮的主意,其精神实质,乃儒学真传。由此看来,这则寓言的矛头所指,又不止于作恶者,而具有更深广的文化心理批判意义。
这则寓言虽短,却写得波澜曲折。主人与鳖相约,本意在逼其就死,却似乎是给予生路:“能渡此则活汝。”不料鳖竟然渡过。主人满口夸奖,语气轻松和蔼,却毫无放生之意,他违背诺言,提出再渡一遭的新要求,使情势更为严峻。花样变换,软硬兼施,这更突出了欲吃鳖者的虚伪狡诈。仅能一渡的鳖命运如何?作者没有写,也不必写。这种制造悬念的结局,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天地:倘若鳖能侥幸“再渡一遭”, 主人会放过他吗?接着而来的,一定是花言巧语提出新要求,第三次, 第四次……直到被主人心安理得地送进肠胃,“死而后已”!
——岳珂《桯史》
想吃鳖却不愿承担杀生之名,于是想了一个让其自蹈死地的办法。吃鳖无可非议,但故设罗网,博取美名,却令人憎恶,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起那些口称仁义心如蛇蝎的作恶者。
罪恶常常需要蒙上美名,这是因为作恶者心虚。犯罪的恐惧既使他们失去自我精神平衡,罪恶的后果又使他们难逃社会正义的谴责和惩罚。这就是反动统治者既残酷又伪善的原因。“更渡一遭”这则寓言便是针对这班丑类进行讽刺的。
进而言之,虚伪或伪善又是传统思想造就的知识分子二重人格的典型表征。儒家的所谓“内圣外王”,实际上是一方面提倡和追求超现实的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又追求和企图满足现实的人生欲求。有些人为了调和这种二重追求的内在矛盾,遂有对内之“自欺”和对外之“欺人”。这则寓言中的食鳖者, 以横筱(xiao小竹子)为桥,令鳖自渡以坠入釜(fu古代的无脚锅)中烹煮的主意,其精神实质,乃儒学真传。由此看来,这则寓言的矛头所指,又不止于作恶者,而具有更深广的文化心理批判意义。
这则寓言虽短,却写得波澜曲折。主人与鳖相约,本意在逼其就死,却似乎是给予生路:“能渡此则活汝。”不料鳖竟然渡过。主人满口夸奖,语气轻松和蔼,却毫无放生之意,他违背诺言,提出再渡一遭的新要求,使情势更为严峻。花样变换,软硬兼施,这更突出了欲吃鳖者的虚伪狡诈。仅能一渡的鳖命运如何?作者没有写,也不必写。这种制造悬念的结局,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天地:倘若鳖能侥幸“再渡一遭”, 主人会放过他吗?接着而来的,一定是花言巧语提出新要求,第三次, 第四次……直到被主人心安理得地送进肠胃,“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