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这是一则广泛而长期流传于民间的笑话寓言。它嘲笑“执长竿入城门” 的鲁人,和“见事多矣”的“老父”,而重点在后者。
鲁人将长竿“竖执之”,“横执之”,都进不得城门,“计无所出”。他如此不知通变,实属可笑。但这不过是头脑不灵活而已。其他尚无可指责。老父尽管也说“吾非圣人”,却自以为“见事多矣”,俨然是个“智多星”,教这鲁人“以锯中截而入”。城门是可以进了,长竿也不复存在了。老父这种处理方法,说明他的智力更在鲁人之下。
《长竿入城》告诉我们,世上有些人本很低能,却总自以为是, 自认高明,一有机会就想表现自己。而且他们常常把事情弄得很糟,却很难觉悟。如果说鲁人愚蠢可笑,那么象老父这样的人就愚蠢而又有害了。
《长竿入城》在民间传说中,情节大同小异。《笑府·李三老》和《嘻谈续录·糊涂虫》中都载有此事。《长竿入城》在演变为《糊涂虫》之后,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故事说,一县官断事不明,百姓怨恨,便写了一首描绘“糊涂虫”的诗讥笑他。县官见了,不知道是讥笑自己。,立刻“传仆役责之”,要他们去把“糊涂虫”捉来,而且“限定三日”,“三个少一个,立毙杖下”。仆役不知到何处去捉,虽有怨言,但不敢违抗。他们捉了一个之后,来到城门,见一个人手拿竹竿,直进则城门矮,横进则城门窄,徘徊良久,竟不能进。差人说:“这也是个糊涂虫,也把他带去。”还少一个,无处可寻,只好先带去,再求宽限。县官问拿竹竿的说:“你为何不借一把锯来,锯为两段,岂不早进城去了?”差人一听此言,连忙跪禀,说第三个糊涂虫已经有了,只是要等下任县太爷上任时才去捉他。这位县官便是《长竿入城》中“老父”的化身。但“老父”只是个普通百姓,即使愚蠢而又自以为是,影响毕竟有限。县官“为民父母”,手中有权,他的荒唐,都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去推行,还可使怠慢者“立毙杖下”,这就非同小可。这种愚蠢而又自以为是的官,权力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在写作艺术上,这则寓言用的是露底法。即让主人公在一定情况下,无意中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运用这种手法,突出了主人公对自己愚蠢的不自觉,不仅加强了滑稽感,而且巧妙地加深了寓意。
——邯郸淳《笑林》
这是一则广泛而长期流传于民间的笑话寓言。它嘲笑“执长竿入城门” 的鲁人,和“见事多矣”的“老父”,而重点在后者。
鲁人将长竿“竖执之”,“横执之”,都进不得城门,“计无所出”。他如此不知通变,实属可笑。但这不过是头脑不灵活而已。其他尚无可指责。老父尽管也说“吾非圣人”,却自以为“见事多矣”,俨然是个“智多星”,教这鲁人“以锯中截而入”。城门是可以进了,长竿也不复存在了。老父这种处理方法,说明他的智力更在鲁人之下。
《长竿入城》告诉我们,世上有些人本很低能,却总自以为是, 自认高明,一有机会就想表现自己。而且他们常常把事情弄得很糟,却很难觉悟。如果说鲁人愚蠢可笑,那么象老父这样的人就愚蠢而又有害了。
《长竿入城》在民间传说中,情节大同小异。《笑府·李三老》和《嘻谈续录·糊涂虫》中都载有此事。《长竿入城》在演变为《糊涂虫》之后,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故事说,一县官断事不明,百姓怨恨,便写了一首描绘“糊涂虫”的诗讥笑他。县官见了,不知道是讥笑自己。,立刻“传仆役责之”,要他们去把“糊涂虫”捉来,而且“限定三日”,“三个少一个,立毙杖下”。仆役不知到何处去捉,虽有怨言,但不敢违抗。他们捉了一个之后,来到城门,见一个人手拿竹竿,直进则城门矮,横进则城门窄,徘徊良久,竟不能进。差人说:“这也是个糊涂虫,也把他带去。”还少一个,无处可寻,只好先带去,再求宽限。县官问拿竹竿的说:“你为何不借一把锯来,锯为两段,岂不早进城去了?”差人一听此言,连忙跪禀,说第三个糊涂虫已经有了,只是要等下任县太爷上任时才去捉他。这位县官便是《长竿入城》中“老父”的化身。但“老父”只是个普通百姓,即使愚蠢而又自以为是,影响毕竟有限。县官“为民父母”,手中有权,他的荒唐,都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去推行,还可使怠慢者“立毙杖下”,这就非同小可。这种愚蠢而又自以为是的官,权力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在写作艺术上,这则寓言用的是露底法。即让主人公在一定情况下,无意中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运用这种手法,突出了主人公对自己愚蠢的不自觉,不仅加强了滑稽感,而且巧妙地加深了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