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遇伯乐

2020-03-05 可可诗词网-中外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肤溃,漉汁洒地, 白汗交流, 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楚策四》


        策士汗明游说楚国春申君,等了三个月春申君才接见他。两人谈话虽很投机,但春申君只把他收做门客,约定五日一见。汗明并不满足,因此便讲了这个“骥遇伯乐”的故事。他把自己比做良骥,即千里马,把春申君比做古代的相马专家伯乐,希望自己通过申诉得到春申君的重用,正如千里马高鸣引起伯乐重视一样。
        这则寓言有两个形象。一个是由于无人赏识,却被用来拉盐车而备受折磨的千里马的形象:蹄爪伸得长长的,膝盖骨老是打跪,尾巴上粘满了粪便,皮肤也溃烂了, 口里白沫四溅,不停地洒在地上,浑身上下,臭汗淋漓。虽然用尽了力气,但进一步退两步,怎么也拉不动那盐车。一个是善于识别千里马,真心实意的怜惜千里马的伯乐的形象:伯乐见到千里马,连忙下车,抚摸着它痛哭起来,还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它身上。慧眼识英雄。只有伯乐才能把这匹被埋没的千里马拔擢出来,使它得以施展自己的本领。伯乐和那个没有出场的粗暴的车夫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们对待千里马的态度真有天壤之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没有伯乐,不知将有多少千里马遭摧残!难怪千里马视伯乐为知己,为之精神振奋,鸣声震天了。寓言启示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使用人才。
        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佳话很多,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这说明了我国古代对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才希望施展才能的迫切心态。但这则寓言也暴露出封建社会人才的悲剧:必须靠有权力者的赏识才有出路。否则,就受埋没,被糟踏。总之,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法制完备,民主意识增强,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人才方可主宰自己的命运,健康成长,并得到合理使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