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2020-03-05 可可诗词网-中外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 竟不得见。


        ——《韩非子·内储说上》


        庞恭是魏国的大臣。他与魏太子一道去赵国的首都邯郸作人质,为了避免日后被谣言所伤,以三人之言可以成虎来点醒魏王不要轻信众人之言,魏王当然明白他讲的道理。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事情的结果却是魏王仍然受了谣言的蛊惑,庞恭回国后遭到冷落。
        这则寓言可以给我们以很多启发,但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说明了谣言的可怕。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公开宣扬,谎言重复三次便成了真理。谣言本无事实根据,但一经众人传说,就完全可能以假乱真。所谓众口铄金,便是这个道理。你看,一人说市上有虎,谁也不信,而三人都说市上有虎,就使人认为真有其事了。所以,韩非子慨叹说:“言之为物也以多信。”(《韩非子·八经》)
        第二,说明人们不应该轻信谣言,尤其是当权者。庞恭已经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讲明谣言之不可信,但事后魏王仍然听信了众人的谣言,不让作任何解释就冷落了这位有功之臣。这一事实当然说明了魏王的昏庸,但更说明了谣言的可怕还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听取谣言的人不能分辨是非。因此,人们(尤其是当权者)听到谣言之后,就应该认真听取被造谣者的意见,弄清事实的真象,并认真地分析。荀子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智)者。”(《荀子·大略》)便是主张人们要对谣言作理智的分析。
        这则寓言以“市有虎”作为有代表性的谣言,选择颇为精当。闹市上一般是没有老虎的,这说明谣言的本质是凭空捏造,哗众取宠;通过很多人一说,人们竟然不顾常识,相信闹市上有虎,这又可见谣言的确有混淆视听的力量,对它不可掉以轻心。
        这则寓言的结尾非常简略,只“竟不得见”四字,就表明魏王已经听信了谣言,且照应了前面的“寡人信之”。至于谣言的内容以及魏王如何听取的过程都略而未写,因为那与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一个“竟”字,也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之意。这种精炼简洁的写作手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战国策·魏策二》也有这则寓言,文字基本相同。《战国策·秦策三》更有“三人成虎”的话,后人遂以之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谣言或讹传一传再传,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