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学弈

2020-03-05 可可诗词网-中外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两个人向举国无敌的棋手弈秋学棋(弈,下棋),学习态度完全不同。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人虽然表面上在恭听,但总想着鸿鹄(天鹅)即将飞来,“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缴音zhuo,缀有丝绳的箭)。由于精力分散,后者的学习效果自然远不如前者。孟子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后者的智力不如(弗若,不如)前者。
        孟子说这则寓言时,齐国的情况不太好,有人认为是齐王无能,孟子没有辅佐他的缘故,针对这种说法,孟子讲了这个学弈的故事。孟子认为,齐王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并非由于他智力低下,缺乏才能,而是因为他在政治上举棋不定,对于各种主张拿不定主意,甚至听信谀佞之言,希图获得侥幸成功。如果他能采纳我孟子的一家之言,就定能管理好国家,成为贤明的君主。文中弈秋的形象,可说是孟子的“夫子自道”,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学棋者的形象,则是用以隐喻齐王,那位专心致志的学棋人的形象,便是孟子设想中的一心尊从他的学说的国君。孟子认为,只要齐王(也包括其他国君)接受他的学说,惟孟轲之为听,则必能成为治国安邦的好君主。这便是这则寓言的本意。
        诸子百家时代,各家都希望自己的学说能为统治者采纳。这则寓言也从一个侧面较隐晦地反映出当时各家排斥异端,高度估价自己学说,并力图通过统治者加以贯彻的情况。这是本则寓言包涵的历史意义。
        这则寓言本以学棋比喻政治,但它讲的学习之道却更有经久不衰的普遍意义。它告诉人们,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着极大的关系,学习任何一种技艺或学问,都必须专心专意,否则,即算你智力不低,也会落于人后。后人引用这则寓言,多是取这一层寓意。
        这则寓言运用对比手法,先以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对比两人的学习态度,然后对比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读后令人信服,发人深思。孟子的文章富于文采和感染力,于此亦可见一斑。
        这则寓言中的“专心致志”成为后人习用的成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也被人们广泛引用来讽剌那些学习不专心,或希图突然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