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奏
淘气的小猴子,毛儿纠缠不清的山羊,驴子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来一个伟大的四重奏。它们搞到了乐谱、中提琴、大提琴和两只小提琴,它们就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的草地上,想用它们的艺术风靡全世界。它们咿咿哑哑的拉着弓弦,乱糟糟的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是什么名堂!
“停奏吧, 兄弟们!”小猴子说道,“等一下, 象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位子也没有坐对! 大熊,你奏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对面,第一把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提琴的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 叫山岭和树林都喜欢得跳起舞来。”
它们调动了位置,重新演奏起来,然而怎么也演奏不 好。
“嗨,停一停”,驴子说道,“我可找到窍门了! 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
它们按照驴子的办法, 坐成一排。可是管用吗?不管用,不但不管用,而且杂乱得一塌糊涂了。于是它们对怎样坐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坐法,争吵得更加厉害。
吵闹的声音,招来了一只夜莺。大家就向它请教演奏的窍门。
“请你耐心教导我们,”它们说,“我们正在搞一个四重奏,一点儿也搞不出名堂。我们有乐谱, 我们有乐器,我们只要你告诉我们怎么坐法!”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光知道怎样坐法是不够的。再说呢, 我的朋友们,你们的听觉也太不高明了。换个坐法也罢,换个提琴也罢,你们总是不配搞室内音乐的。
这是一则动物寓言。小猴、 山羊、驴子和熊搞到了乐谱、中提琴、大提琴和两把小提琴, 准备来一个“伟大的四重奏”,想用它们的艺术“风扉全世界”。可是,它们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在演奏技巧上,而倒是在如何“坐法”上纠缠不休。这样当然演奏不出美妙的音乐,而是“乱糟糟的一阵吵闹”,“不晓得是什么名堂”。作品用喜剧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徒。据说这篇作品是针对沙皇的显贵大臣和国会的,作者认为这些无能之徒无论怎样组合,也治理不好国家。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这个寓言还蕴含着更为深湛的哲理: 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主观客观的完美统一意味着成功,否则必然导致失败。有了乐谱和乐器,猴儿们为什么还是演奏不出“伟大的四重奏”?这是因为它们只具备客观条件(乐器和乐谱),还缺乏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演奏技巧)。
这样深刻的主题,是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显示出来的。当“伟大的四重奏”进入“乱糟糟”的高潮时,小猴突出发话了:“停奏吧,兄弟们,等一下,象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坐位也没有坐对!大熊,你奏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的对面,第一把小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小提琴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叫山岭和树林都跳起舞来。”一个喜欢唠叨的“自作聪明”的性格跃然纸上。吟诵之间,我们似乎看到了小猴那眉飞色舞、踌躇满志的神色。驴子的话却另有一番风彩:“我可找到窍门了!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话语简单笨拙。这固然是作品中特定角色的个性化的表现,但与小猴、驴子这两种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有一定联系。社会属性与动物属性的完美统一是动物寓言的审美机制。克雷洛夫正是扣住这一“审美机制”而进行“人物语言”设计的。
作品的剪裁也很精巧。全文围绕“坐法”而展开。不论是小猴、驴子还是夜莺的话,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旨在有力地突出“舍本逐末”的“主旋律”。这样行文就相应地显得集中、紧凑。因为“紧凑,这是作品美学价值的第一个条件,一切其他优点都是由它表现出来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停奏吧, 兄弟们!”小猴子说道,“等一下, 象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位子也没有坐对! 大熊,你奏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对面,第一把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提琴的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 叫山岭和树林都喜欢得跳起舞来。”
它们调动了位置,重新演奏起来,然而怎么也演奏不 好。
“嗨,停一停”,驴子说道,“我可找到窍门了! 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
它们按照驴子的办法, 坐成一排。可是管用吗?不管用,不但不管用,而且杂乱得一塌糊涂了。于是它们对怎样坐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坐法,争吵得更加厉害。
吵闹的声音,招来了一只夜莺。大家就向它请教演奏的窍门。
“请你耐心教导我们,”它们说,“我们正在搞一个四重奏,一点儿也搞不出名堂。我们有乐谱, 我们有乐器,我们只要你告诉我们怎么坐法!”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光知道怎样坐法是不够的。再说呢, 我的朋友们,你们的听觉也太不高明了。换个坐法也罢,换个提琴也罢,你们总是不配搞室内音乐的。
——《克雷洛夫寓言》(同上)
这是一则动物寓言。小猴、 山羊、驴子和熊搞到了乐谱、中提琴、大提琴和两把小提琴, 准备来一个“伟大的四重奏”,想用它们的艺术“风扉全世界”。可是,它们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在演奏技巧上,而倒是在如何“坐法”上纠缠不休。这样当然演奏不出美妙的音乐,而是“乱糟糟的一阵吵闹”,“不晓得是什么名堂”。作品用喜剧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徒。据说这篇作品是针对沙皇的显贵大臣和国会的,作者认为这些无能之徒无论怎样组合,也治理不好国家。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这个寓言还蕴含着更为深湛的哲理: 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主观客观的完美统一意味着成功,否则必然导致失败。有了乐谱和乐器,猴儿们为什么还是演奏不出“伟大的四重奏”?这是因为它们只具备客观条件(乐器和乐谱),还缺乏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演奏技巧)。
这样深刻的主题,是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显示出来的。当“伟大的四重奏”进入“乱糟糟”的高潮时,小猴突出发话了:“停奏吧,兄弟们,等一下,象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坐位也没有坐对!大熊,你奏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的对面,第一把小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小提琴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叫山岭和树林都跳起舞来。”一个喜欢唠叨的“自作聪明”的性格跃然纸上。吟诵之间,我们似乎看到了小猴那眉飞色舞、踌躇满志的神色。驴子的话却另有一番风彩:“我可找到窍门了!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话语简单笨拙。这固然是作品中特定角色的个性化的表现,但与小猴、驴子这两种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有一定联系。社会属性与动物属性的完美统一是动物寓言的审美机制。克雷洛夫正是扣住这一“审美机制”而进行“人物语言”设计的。
作品的剪裁也很精巧。全文围绕“坐法”而展开。不论是小猴、驴子还是夜莺的话,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旨在有力地突出“舍本逐末”的“主旋律”。这样行文就相应地显得集中、紧凑。因为“紧凑,这是作品美学价值的第一个条件,一切其他优点都是由它表现出来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