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浇树
古时候, 人们每逢月初都要举行喜庆活动。一听到喜庆的鼓声, 全体居民便倾城而出,欢度佳节。
那时, 御花园里住着一大群猴子, 园丁心想:“城里正在举行喜庆活动, 让我吩咐这些猴子浇水, 自己可以去欢度佳节。”于是, 走到猴王跟前,说道:“好猴王啊! 这花园对你们大有用处。你们在这里吃花果嫩芽吧! 城里在举行喜庆活动,我也要去玩玩。在我回来之前,请你们给这花园里的树苗浇浇水,行吗?”“行! 我们会浇的。”“那么,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他把浇水用的皮囊和木桶给了它们,就走了。猴子们拿了皮囊和木桶开始给树苗浇水。这时,猴王说道:“喂,猴子们,要节约用水呀!你们浇的时候,要把每棵树苗先拔起来,看看根有多深,根深的多浇点,根浅的少浇点, 因为水一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猴子们回答道:“遵命!”便照着猴王的吩咐去做了。
这时, 一个智者正在御花园里, 看见猴子们这样浇水,便说:“喂,猴子们! 你们怎么把树苗一棵棵都拔起来,根据树根的深浅浇水?”它们回答道:“猴王吩咐我们这样干的。”听了这话,智者心想:“哎呀,真是的,这些愚蠢的家伙自以为在干好事, 实际上在干坏事。”于是,念了这首偈颂:
智者用这首偈颂谴责了猴王,然后带着自己的随从离开花园。
“无知”与“假知识”,哪一个对人更危险?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正如“无药”与“假药”,后者对病人更危险一样。在这篇寓言中,猴王毁园,是假知识造成的恶果。猴王答应给树苗浇水,但他用假知识指导其他的猴子:“你们浇的时候,要把每棵树苗先拔起来,看看根有多深,根深的多浇点,根浅的少浇点。”在这种假知识指导下,树苗焉得不遭殃?如果认识到自己无知,或者向园丁请教,或者干脆不浇,树苗都不至于遭到拔根之灾。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篇寓言的主要寓意:“你应当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
这篇寓言还有别的寓意:
其一,具有假知识的人,必然好心干坏事。猴王答应替园丁浇水,是出于一片好心,它甚至还要求猴子们“节约用水”,但正如那位智者所想的:“这些愚蠢的家伙自以为在干好事,实际上在干坏事。”所谓假知识,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知识”。运用这样的“知识”去指导改造客观世界,没有不被客观规律惩罚的。
其二,不要随便委托你不了解的人办事。这是从园丁那里引出的教训。园丁并不了解猴王会不会浇水,只听猴王说“我们会浇的”,便把浇水的事委托给它。事实证明猴王根本不会浇水。
这篇寓言在形象塑造上避免了单一化。智者说猴王是愚蠢的,但猴王的性格不能简单地用“愚蠢”来概括,就是说,作者写出了猴王性格的复杂性。猴王除了愚蠢这一性格的主导面外, 还有其他的侧面:它乐于助人,满口答应给园丁浇水;它对工作也很负责,它拔根浇水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多侧面的性格描绘,使猴王的形象富于立体感和真实感。
那时, 御花园里住着一大群猴子, 园丁心想:“城里正在举行喜庆活动, 让我吩咐这些猴子浇水, 自己可以去欢度佳节。”于是, 走到猴王跟前,说道:“好猴王啊! 这花园对你们大有用处。你们在这里吃花果嫩芽吧! 城里在举行喜庆活动,我也要去玩玩。在我回来之前,请你们给这花园里的树苗浇浇水,行吗?”“行! 我们会浇的。”“那么,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他把浇水用的皮囊和木桶给了它们,就走了。猴子们拿了皮囊和木桶开始给树苗浇水。这时,猴王说道:“喂,猴子们,要节约用水呀!你们浇的时候,要把每棵树苗先拔起来,看看根有多深,根深的多浇点,根浅的少浇点, 因为水一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猴子们回答道:“遵命!”便照着猴王的吩咐去做了。
这时, 一个智者正在御花园里, 看见猴子们这样浇水,便说:“喂,猴子们! 你们怎么把树苗一棵棵都拔起来,根据树根的深浅浇水?”它们回答道:“猴王吩咐我们这样干的。”听了这话,智者心想:“哎呀,真是的,这些愚蠢的家伙自以为在干好事, 实际上在干坏事。”于是,念了这首偈颂:
是非辨不清,好事难办成,
犹如蠢猴子,浇树先拔根。
智者用这首偈颂谴责了猴王,然后带着自己的随从离开花园。
——《佛本生故事选》(同上)
“无知”与“假知识”,哪一个对人更危险?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正如“无药”与“假药”,后者对病人更危险一样。在这篇寓言中,猴王毁园,是假知识造成的恶果。猴王答应给树苗浇水,但他用假知识指导其他的猴子:“你们浇的时候,要把每棵树苗先拔起来,看看根有多深,根深的多浇点,根浅的少浇点。”在这种假知识指导下,树苗焉得不遭殃?如果认识到自己无知,或者向园丁请教,或者干脆不浇,树苗都不至于遭到拔根之灾。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篇寓言的主要寓意:“你应当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
这篇寓言还有别的寓意:
其一,具有假知识的人,必然好心干坏事。猴王答应替园丁浇水,是出于一片好心,它甚至还要求猴子们“节约用水”,但正如那位智者所想的:“这些愚蠢的家伙自以为在干好事,实际上在干坏事。”所谓假知识,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知识”。运用这样的“知识”去指导改造客观世界,没有不被客观规律惩罚的。
其二,不要随便委托你不了解的人办事。这是从园丁那里引出的教训。园丁并不了解猴王会不会浇水,只听猴王说“我们会浇的”,便把浇水的事委托给它。事实证明猴王根本不会浇水。
这篇寓言在形象塑造上避免了单一化。智者说猴王是愚蠢的,但猴王的性格不能简单地用“愚蠢”来概括,就是说,作者写出了猴王性格的复杂性。猴王除了愚蠢这一性格的主导面外, 还有其他的侧面:它乐于助人,满口答应给园丁浇水;它对工作也很负责,它拔根浇水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多侧面的性格描绘,使猴王的形象富于立体感和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