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住房(之一)
浙江桐乡二职 陈李丽
我家座落在江南水乡的小镇上,是被一群古老建筑物簇拥着的大杂院。一条由东向西的狭小弄堂成了它伸向外界的触角。
据老人说:这个院子经历400多个春秋。墙砖剥落,青青的苔藓爬满四周,地上也冒出不知名的小草。进门就是天井,呈长方形,宽约2米,长6米多,但高达5米的围墙,以致站在院子中就有井底之蛙的感觉,每天太阳照射仅二三个小时,剩下的是阴暗、潮湿。夏天这里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越是炎热的夜晚,从这里传出的欢声笑语就越多。
走过天井,迎面两扇大门就是我家。其实它由四扇门组成,上下各一对,可独立开关,下面是用木板制成约半人高,上面其实是普通的玻璃窗,天热时可单独打开上面的“门”,扑面而来的弄堂风,贯通而入,冬天即使是闭着大门,里面依然很明亮。屋里清一色木结构,不见半点水泥。地面由长7米,宽约1米,厚度达7厘米木板镶拼而成。它悬离地面30多厘米,因此,漫长的岁月丝毫不见腐烂的痕迹,梅雨季节也能保持干燥,这是我们做饭和吃饭的地方。
穿过厨房,便是客厅。除了墙壁和圆柱子是木料外,地面已浇上水泥,这完全是北面这堵高墙造成的,遮住光线,连白天也要开灯。老人们说:这以前是一条河,所以下雨天特潮湿。原来的木板早已蚀空,终日不见太阳,夏天很凉爽,所以这不到9平方米的地方成了酷暑季节的“避难所”,一家老小享受免费“空调”。
沿着靠墙的木梯而上,便是大房间,住惯现代套房的人进门就有种“豁然开朗”的宽敞,它特别高,足有3米,据说造得高可以散热,但用现在的条件衡量,当初的设计并不完善。夏天,这里比一般住房要闷热,冬天的寒风可随意从板缝里“溜”进来,倒是上方一溜6扇大窗,可看外面的景致,一到晚上,不远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也透过玻璃将简单的家具耀得色彩斑斓。这整整30平方米的房间,便是我父母的卧室。
紧挨着大房间是我的小天地,它的面积不到大房间的一半,不同的是,在地板上又盖一层三夹板,显得平整,房内一床一桌一椅,书倒不少,但大多是“闲书”,只能藏在数学、语文书下面趁父母不在时才能偷偷地阅读。
这就是我家的住房,它古老、陈旧、简陋,但也曾留下过我童年金色的梦。
[评点]
这是职高一年级统考作文答卷,能按空间顺序,抓住“我家住房”的特征来写,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尤其是对“住房”的功用及成因之间的关系上把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