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鉴赏、赏析和解读

2024-11-04 可可诗词网-名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柯一片心,分明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这是一篇咏剑诗。诗中用奇异的比喻,细腻地描绘了春坊正字收藏的一把宝剑。引用了周处持剑斩蛟、高祖刘邦持剑斩蛇等神话故事,歌颂了古剑嫉恶如仇,勇于一试锋芒的性格,表达了作者虽胸怀远大志向却又遭排斥的愤激不平的心情。

诗的头两句是写宝剑的历史功绩。诗人以“三尺水”比喻先辈——春坊正字官收藏的一把宝剑。本来“水”和“剑”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诗人却以大胆的想象、生动逼真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宝剑,给人一种非常奇特而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样一把剑,“曾入吴潭斩龙子”,诗人引用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故事。此故事讲的是周处持剑斩蛟的故事。周处少年时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当时周处的故乡水中有蛟龙,山中有恶虎,所以老百姓把他和龙、虎说成是“三横”、“而处犹剧”。这时就有人劝说周处,让他去杀虎斩龙,“实骥‘三横’唯余其一”,周处马上去把恶虎杀了,“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人里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此剑来历不凡,是斩过龙的宝剑。此句以“曾”点出此剑过去辉煌的历史。

接着诗人进一步写宝剑发出的光芒,“隙月斜明刮露寒”,就象暗夜中透出的一弯斜月发出的光芒,这股光芒虽是不动的,却能“刮露寒”,“刮”这动词用的绝妙,把本不动的东西写活了。使人一见这剑光便不由全身起战栗之感,寒气逼人。这是放在剑匣中,如果挥舞起来,该是怎样的情景,就无须再说。下一句,诗人又换一个角度,“练带平铺吹不起”,上一句是以不动形容动,这一句又以易动的东西形容不动。“练带” 白色的绢带,本是极柔软飘逸的东西,可以随风舞动,可这里是风都吹起来的白绢带,会是什么样的白绢带。想象之大胆,比喻之奇特,正如古人评李贺“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诗人从里到外,写完剑又写剑鞘。剑鞘是用沙鱼皮制成的,上边还雕有“蒺藜刺”的花纹,形容剑鞘华丽精美。收藏宝剑人不仅配制了华美的剑鞘,对剑的保藏也是费尽心血,他用防锈的鸊鹈骨涂在宝剑上,就象白鹇白色的长尾羽。可见收藏宝剑的人,深知此剑是一把非同寻常的宝剑。

以上这六句诗,诗人设想奇特,炼字精警,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金雕玉琢,“三尺水”,“刮露寒”,“吹不起”、“白鹇尾”,非常形象逼真,恰如一幅写意画。诗人极尽比喻之能事来写这把宝剑,目的并不是把宝剑逼真地展示给读者,而是为了下两句作一个铺垫。

“直是荆柯一生心,分明照见春坊字”这两句是对上六句的总结,是点睛之笔。荆柯是战国末年卫国人,曾为燕太子丹行刺秦始皇,失败被杀。这把剑就如壮士的一颗心,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壮士一去不复还”的雄心’而今却落入文人的手里。所以它虽有宝剑的神采,却并未尽宝剑之用。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诗人虽“天才奇旷”,但因“犯家讳”而不得应进士试,这在封建社会就意味着失去了入仕之道,所以诗人曾发出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的感愤。这首诗虽没直抒胸臆,却通过一把宝剑的境遇暗寓了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是对封建社会物不能尽其用,人不能尽其才的社会现象的抨击。

一笔带过后,诗人神思回游,又继续观赏宝剑。“挼丝团金悬”,诗人笔锋悠然一转,又接着“蛟胎”句写。这句是写剑穗的精美,剑穗也不是一般东西做成的,是金丝扎成的,并配以金块装饰。到此为止,诗人把一把宝剑形象地展示给读者,写得非常详细,从里到外一一写尽,不漏一处。写到这里,诗人又笔锋一转,情不自禁地带出下边“神光欲截蓝田玉”三句。《列子》记载:“西戎献银铻之剑……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古有宝剑切玉如泥,而眼前宝剑的神光也好象要在蓝田玉上一试其锋芒。这“欲”字,不仅写出了宝剑的欲望,也写出了诗人的愿望。因为诗人进一步写道:“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这把宝剑一但出鞘,也会和刘邦持剑斩蛇一样,你将看到西方神白帝子惊慌失措,耳将听到鬼母嗷嗷哭子声。诗人这里借用刘邦斩蛇的典故,来形容宝剑的威力。说明此宝剑一但出鞘,以前发生的事情还将发生。这三句表达了 “挟剑赴长桥”的愿望。诗人希望现实社会能有所改变,能让宝剑一展它的雄威,诗人也希望自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这三句正是全诗的精神所在。

李贺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他虽然“天才奇旷”,也一生郁郁不得志,难以舒展自己的抱负。所以诗人只有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来寄寓自己愤激之情。《春坊正字剑子歌》 正是这样的诗篇。纵观全诗,诗人似乎不厌其烦地描写一把朋友收藏的宝剑,每一字每一句都表现了诗人的精雕细琢,刻意求工,但在这细致中不难感到宝剑的悲哀,它被装饰得越精美华丽,珍藏得越精细,越说明它命运的可悲。它本可重扬武威,重立功勋,但现实是它只能作一个古董,作一珍藏来供人们炫耀,供人们赏玩,这对宝剑来说是多么悲惨可怜的结局。而诗人在诗中并无一句叹惜之辞,反而极尽称赞之能事。诗人之所以这样写,因为这把剑的处境也正是诗人的处境。诗人没用一句感愤之辞,但每一字每一句又无不是诗人心情真实的写照,这也正是此诗的绝妙之处,“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