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孟浩然简介1
襄阳人。以字行,名不详。主要活动在开元年间。他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大半的时间都生活在故乡,四十岁北上长安应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漫游,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并一度入张九龄幕府,不久即辞归家乡,直至去世。他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也有少数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在其现存的二百余首诗中,好诗的数量虽不多,而且多半篇幅简短,但艺术成就却很高。杜甫认为他的诗“往往凌鲍谢”。皮日休则赞其为“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闻一多先生指出:“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辈份较高。李白有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很能表现时人对他的钦仰。与王维齐名,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如《过故人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春晓》等均脍炙人口。有《孟浩然集》四卷,以五言短篇居多。生平事迹见于《新唐书》、《旧唐书》。
孟浩然简介2
唐朝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早年居家读书,曾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40岁始入长安,应进士不第,后漫游江淮吴越等地,投入了山水诗的创作。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镇荆州,引为幕僚,后又归隐故里。开元二十八年(740),卒。年52岁。他终生沦落,纵有才华,仕途不遇,酿成他抑郁、孤愤的心境。他自言:“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京还赠张维》)早年的隐居是他入仕的准备,后来的隐居却是他不遇的归宿,他孤傲隐逸,放情山水。李白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其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遇景入韵,自然高远,恬淡孤清为其特色。与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他长于五言,其诗以五律居多,少有七言,对五律的发展颇有贡献。孟诗今存260余首,《秋登万山寄张五》、《望洞庭湖寄张丞相》、《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皆属佳篇。五绝《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更为历代传诵。但他的诗多是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田园诗并不多,局限于个人的天地,缺乏劳动的气息和奋斗的情感,故题材不够深刻、广泛。有《孟浩然集》4卷。
孟浩然简介3
唐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早年在家乡的南园侍亲读书,曾漫游家乡的岘山、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故集中写南园、岘山、鹿门山宴游诗最多。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赴京应试,不第。留长安与张九龄、王维诸人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孟浩然为荆州幕府,不足一年辞幕归家,过二年患疽卒。一生曾壮游扬州、长沙、洞庭、洪州、武陵、赣石、洛阳、三巴等地,多写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称“王、孟”。孟浩然人品诗品颇得李白、王维、王士源等人敬慕,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维不仅写诗赠孟,并为他画像于郢州。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赞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灌蔬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淡,颇有韵味。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浑然而就。《春晓》、《宿建德江》、《秋登万山寄张五》等诗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多写隐逸生活,但落第前后所表现的情调不同,入长安前,隐逸诗充满幻想,心情幽雅,无萧瑟之感;落第后,隐逸诗有愤慨失望,寂寞暗淡,洁身遁世之情。有《孟浩然集》。旧唐书有传。
孟浩然
骨貌淑离,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灌园艺圃以全高。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联诗,次当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以之阁笔,不复为继。……山南采访使太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闳深诗律,置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奏与谐行,先扬于朝,约日引谒,后期,浩然叱曰:“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饮不赴,由是闻罢,浩然不之悔也,其好学忘名如此。王士源他时尝笔赞之曰:“导漾炳灵,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自其名。……”浩然每为诗,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求真适,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情,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担石,虽屡空不给,自若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
【评】这段文字评说了孟浩然的人品、成就及其声名,意见中肯,言之有征,对后世论者影响颇大。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唐·李白《李太白集》卷九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唐·杜甫《杜少陵集》“解闷十二首”之六
【评】与孟浩然同代大诗人对其人品及其诗作成就的评价,历受论者重视,多被称引。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
殷璠云:余尝谓祢衡不遇,赵壹无禄,其过在人。及观襄阳孟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天下籍甚。竟沦落明代,终于布衣,悲夫!予方知命矣!且浩然诗文,华采丰茸,经缕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复兼故实。又“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亦为高唱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
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老杜诗云。“不见高人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
宋·许𫗱《彦周诗话》
【评】这种对于孟浩然诗歌成就和地位的认定,对后世论者很有影响。
唐诗李杜之外,孟浩然、王摩诘足称大家,王诗一丰缛而不华摩,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由此言之,则孟为尤胜。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评】比较唐诗大家的总体风格,从中看到孟诗的“尤胜”之处,对后人研究和评价孟诗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