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2019-05-17 可可诗词网-诗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鉴赏】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前后,当时苏轼作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 这是第一首。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看来,“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而具体呈现秋景的则是山水及林木,所谓“平远”即是指画中辽阔的水面景象。本诗的第二首有句云:“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可知这幅画内是有山的,当是位于近处。本首题咏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
        诗中写的画景是一幅“水乡秋色”,或可名曰“水乡秋意”。首二句给读者展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着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阔的。首二句所写乃是近处的岸边景象。“参差”是不整齐之意,这里是形容水和岸相接处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突出许多干地,同时水也停留在一些隈曲处,于是水岸边呈现出参差之状,夏季烟水弥漫时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继以“落涨痕”,表明秋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床地又都呈露出来了。这句展现出的是一派湾荒水涸的风味。次句写岸边景物。“疏林”点明秋景,与末句“黄叶村”前后相应,构成秋象。首句所写的水岸也可认为冬象,而“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丰富多姿,更饶画意。“出霜根”生于“落涨痕”,涨痕退落后霜根乃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落涨痕”与“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浓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两句,再在展向远方的画笔疏淡处着眼,逗出人情。从这两句提供的画面,可以想见,一舟棹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面对这令人心神旷远的自然境界,于是诗人问道,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啊?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似幕后隐语,启示读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吟此二句,想象画景,似觉与舟中人浩然长往,心情无限畅适。
        七绝的写法,一般是前二句叙写事物,后二句抒发情思。本诗虽全章在题咏秋景画,仍于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恣发想象,演出人情,觉画景之外,情调悠扬,极耐人寻味。苏轼才气横溢,情调高远,其诗善于驰骋神思,翻空出奇。其题风景画诗无论长篇短章,都能不停滞于物象,常从生活联想中蔚发奇思,丰富了画的意趣,使读者快然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