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4-01-31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背景】
    这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寓含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
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现实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
 
  次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状,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地向上攀登,迈上更高一层楼。以 “楼”收尾,很好地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本诗连接十分自然。前两句纳上下、远近、东西之景,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深远。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议论渲染了气势,作了铺垫; 后两句即景生意,将前两句的意境和主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比天空、大海更广阔的视野,让读者在叹赏、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基础之上,更激发出一种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全诗】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guan)雀楼:又名鹳鹊楼。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楼在西南城上,高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为唐代登览胜地。因常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②依:沿着。③黄河入海流:这里颠倒了一下字序,不仅声调和谐,而且“入”字为入声,短促有力,正好能突出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④“欲穷”二句:既写鹳雀楼的胜处,又将诗意提高了一层,揭示出人生的哲理。穷:尽。
 
 
【鉴赏导示】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性豪放、喜漫游,善写边塞诗。诗风雄健。其诗常被乐工谱成歌曲,流传极广。这首题为“鹳雀楼”的诗,最能体现作者雄浑的诗歌特点。
 
 
【原诗今译】
 
太阳沿着远山慢慢沉没,
 
流入大海的是浩浩黄河。
 
要使目力看得更远更远,
 
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阁。
 
【鉴赏提示】
 
        鹳鹊楼,也作“鹳雀楼”,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的西 南,黄河中游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得名。楼高三层, 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为登临览胜之地。唐人留诗者甚多, 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之涣这首五言绝句 更是别开生面的千古绝唱。
 
        大概是在一个晴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鹊楼,纵目远 望,但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夕阳依山缓缓西沉,透 过缥缈的云霭烟气,闪耀着一道道灿烂的辉光,异彩纷呈、 气象万千。鹳鹊楼下,黄河惊涛骇浪,自天而来,入海而去。 这气壮山河的美景,雄浑激越的气势,能不使人心旷神怡、 胸襟开阔么! 朴素简洁的十个字,容万里河山、千里江域于 笔下,绘制出一幅高阔、邈远的壮美图画。一个“依”字,逼真 地勾画出太阳下山时依傍着、紧贴着山边的情景,“尽”字则 真切而充分地表达了太阳从衔山开始就慢慢地下沉的整个 过程。不言红日,而言“白日”,也正显示出当地山岭极其高 峻、太阳衔山时阳光尚强的特征。不写“奔流到海”,而写“入 海流”,更活灵活现地表现出黄河一直奔向东南而去,诗人 的视线从近到远,逐渐随着流水越去越远越小,就像要注入 大海一样的情景,从而将眼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因为鹳 鹊楼距黄河入海处中隔河南、山东二省,即使楼再高,也无 从望见。可是,诗人妙运神思,驰骋想象,仿佛黄河入海的壮 景即在眼前。因而和畅当同题之作直言楼高“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比较起来,这首诗的画面更具深度和广度,意 境也更趋高远和深邃。
 
     本来,前两句已把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写尽了,诗人却 偏退一步说这不过是二楼所见境界,还不算阔大,“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从眼前的景物中升华出一个更为 开阔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了可资驰骋的想象余地。 “字到口中,仍要留顿”(《顾谈录》)。“径情一往”,把话说直、 说尽、说露,是艺术的大忌。前人咏月诗道,“最好莫如十四 夜,一分留得到明宵。”王之涣是懂得这个艺术辩证法的。只 不过是他实写了中秋之满月,却又偏说成是十四夜月罢 了。从而不仅使诗作的韵味更加悠长,而且格调更显昂扬, 因为诗人已从景物描写中提高到人生哲学上去,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一个普遍真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这首诗“四语皆对”,但“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沈 德潜《唐诗别裁》)。前两句用正名对写景,厚重有力的诗句 与雄奇阔大的景象相为表里。后两句用流水对抒情,与前两 句承接自然,气脉流畅地道出人人心中之所有。从而既给人 以美的感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鉴赏】
     本篇写登高望远。大气磅礴,为唐人五绝中的名篇。
 
      唐人在鹳雀楼留下的诗很多,但王之涣笔下的这首绝句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写实。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画面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之中,而我们读后,却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落日照着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黄河咆哮流经楼前,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到天边,由近而远,由西而东。两句诗,把上下、远近、东西景物全落笔下,尤其是后句,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会为一,更见意境辽远。
后两句虚写。诗人即景生意,以虚托实,把人们的思绪引到更高的境界,把景物在想象中加倍放大,不说楼高,且在写景之外又隐透未写之景:要看到千里之外,须再登高一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广的视野。同时诗人积极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也表现了出来,与开头两句承接得十分自然,又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是诗人直叙登楼的过程,实则展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怀,更道出了一条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首诗,除了借助诗来说理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篇对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为工对,后两句为流水对。足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是十分成熟的,也体现了这首绝句与其他绝句的不同之处。
 
 
 
【鉴赏要点】
[1]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意境雄浑、开阔。[3]语言通顺、自然。[4]写景与抒情结合,很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