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①江南:长江以南。《考工记·总序》: “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②岂伊:岂,难道; 伊,那里,指江南。岁寒心:耐寒之心。孔子《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喻一个人要有坚贞的节操。
③荐:奉献。嘉客:嘉宾,贤达之人。阻重深:重重阻碍。《楚辞·九辩》: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④运命:命运,指或进或退、或荣或贬的不同遭遇。
⑤无阴: 《韩诗外传》 载赵简子语: “春树桃李,夏得其阴,秋得食其实。”
【译文】 那江南的原野上,红红的橘子在风中逗人;寒霜过,冰雪来,橘叶依然那么葱绿含春。难道只是这江南地暖水温吗?不,橘树本来就跳动着一颗“岁寒”之心!红红的橘子,本是给贵宾的佳品,无奈何山岭重叠,江河幽深!唉,人的命运也只好象它顺其自然,随偶而安吧!世上万物循环的道理恐无法探寻。你只知道提倡栽种媚妩一时的桃树和李树,难道这傲霜斗雪的橘树不会葱茏成荫?
【作者小传】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登进士第后又登道侔伊吕科第,授左拾遗。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史称贤相。二十四年被李林甫排挤罢相,贬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享年63。两《唐书》有传。其诗清淡和雅。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
【解题】
张九龄《感遇》组诗共有12首,此为第七首。组诗与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齐名,作于被排挤罢相后,寄慨遥深。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云:“感遇诗,正字(陈子昂)古奥,曲江(张九龄)蕴藉,本原同出嗣宗,而精神面目各别,所以千古。”此诗以橘喻人,通篇用比。屈原曾作《橘颂》赞橘“受命不迁”、“苏世独立”,比喻人的节操;古诗《橘柚垂华实》又咏橘“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比喻诗人希望用世。此诗则兼备两种意思。篇末以桃李作为反衬,简约浑成。
【全诗赏析】
张九龄是开元后期的著名“贤相”,矜尚直节,敢言朝政得失, 注意提拔智能之士;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也早有觉察,建议唐玄宗 及早剪除,免贻后患,然而未被采纳。终因受到李林甫等权奸的诽 谤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 牛仙客等专权,正直朝臣遭受打击,国事日非,所谓“开元盛世”,也 就一去不返。
组诗《感遇》十二首,就是作者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 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重要作用,历来受到评论 家的重视。例如高棅《唐诗品汇》(卷一)云:“张曲江公《感遇》等 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沈德潜《唐诗别裁》 (卷一)云:“《感遇诗》,正字(陈子昂)古奥,曲江(张九龄)蕴藉,本 原同出嗣宗(阮籍),而精神面目各别,所以千古。”这些评论都很 中肯。
这里所选的是组诗的第七首,有如屈原的《橘颂》,是“丹橘”的 赞歌。
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 说:“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 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 楚国地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地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 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 告诉我们:“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 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 而“丹 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丹橘” 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由于独得 地利,与本性无关,也就不值得赞颂。诗人抓住这一要害问题,以 反诘语气排除了前者。“岂伊地气暖”中的“伊”在此处作“那里” 讲,指江南。全句意谓难道是由于江南“地气暖”的缘故吗?这种 反诘语如果要语意的话,只能作否定的语意,然而它照例是无需回 答的,比“不是由于气暖”之类的否定句来得活。以反诘语一纵,用 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本来 是讲松柏的。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那么, 张九龄为什么不是通过松柏而是通过丹橘来歌颂耐寒的节操呢? 这除了他谪居的江南正好有“丹橘”,自然联想到屈原《橘颂》而外, 还由于“丹橘”不仅经冬犹绿,“独立不迁”,而且硕果累累,有益于 人。作者特意在“橘”前着一“丹”字,就为的是使你通过想象,在一 片“绿林”中看见万颗丹实,并为下文“可以荐嘉客”预留伏笔。
汉 代《古诗》中有一篇《橘柚垂华实》,全诗是这样的:“橘柚垂华实,乃 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倘欲知我,因君为羽翼。”作者以橘柚 自喻,表达了不为世用的愤懑和对终为世用的渴望。张九龄所说 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历年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 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 品德的高尚。“嘉客”是应该“荐”以佳果的,“丹橘”自揣并非劣果 因而自认可以“荐嘉客”,然而为重山深水所阻隔,到不了“嘉客”面 前,又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感叹之声。“运命”两 句,不能被看成宣扬“天命观”。“运命惟所遇”,是说命运的好坏, 只是由于遭遇的好坏,就眼前说,不就是由于有“阻重深”的遭遇, 因而交不上“荐嘉客”的好运吗? “奈何阻重深”中的“奈何”一词, 已流露出一寻究竟的心情,想想“运命惟所遇”的严酷现实,就更急 于探寻原因。然而呢,“循环不可寻”,寻来寻去,却总是绕着一个 圈子转,仍然弄不清原因、解不开疑团,于是以反诘语气来收束全 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 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 “经冬犹绿林”,是肯定它有“阴”,又说“可以荐嘉客”,是肯定它有 实。不仅有美荫,而且有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
《韩 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去齐走赵,简主问 曰:‘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 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 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 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树人。’主俯而笑曰:‘树橘柚者,食之则 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只树桃李,而 偏偏排斥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那么, 张九龄为什么不是通过松柏而是通过丹橘来歌颂耐寒的节操呢? 这除了他谪居的江南正好有“丹橘”,自然联想到屈原《橘颂》而外, 还由于“丹橘”不仅经冬犹绿,“独立不迁”,而且硕果累累,有益于 人。作者特意在“橘”前着一“丹”字,就为的是使你通过想象,在一 片“绿林”中看见万颗丹实,并为下文“可以荐嘉客”预留伏笔。
汉 代《古诗》中有一篇《橘柚垂华实》,全诗是这样的:“橘柚垂华实,乃 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倘欲知我,因君为羽翼。”作者以橘柚 自喻,表达了不为世用的愤懑和对终为世用的渴望。张九龄所说 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历年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 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 品德的高尚。“嘉客”是应该“荐”以佳果的,“丹橘”自揣并非劣果 因而自认可以“荐嘉客”,然而为重山深水所阻隔,到不了“嘉客”面 前,又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感叹之声。“运命”两 句,不能被看成宣扬“天命观”。“运命惟所遇”,是说命运的好坏, 只是由于遭遇的好坏,就眼前说,不就是由于有“阻重深”的遭遇, 因而交不上“荐嘉客”的好运吗? “奈何阻重深”中的“奈何”一词, 已流露出一寻究竟的心情,想想“运命惟所遇”的严酷现实,就更急 于探寻原因。然而呢,“循环不可寻”,寻来寻去,却总是绕着一个 圈子转,仍然弄不清原因、解不开疑团,于是以反诘语气来收束全 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 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 “经冬犹绿林”,是肯定它有“阴”,又说“可以荐嘉客”,是肯定它有 实。不仅有美荫,而且有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
《韩 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去齐走赵,简主问 曰:‘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 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 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 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树人。’主俯而笑曰:‘树橘柚者,食之则 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只树桃李,而 偏偏排斥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这首诗句句写“丹橘”,构成了完整的意象,与“我心如松柏”之 类的简单比喻不同。其意象本身,既体现了“丹橘”的特征,又有一 定的典型意义。读这首诗,当我们看到“丹橘”“经冬犹绿”,既有甘 实供人食用,又有美荫供人歇凉的许多优点的时候,难道不会联想 到具有同样优点的一切“嘉树”吗? 当我们看到“丹橘”被排除而 “桃李”却受到精心栽培的时候,难道不会联想到与此相类的社会 现象吗? 就作者的创作动机说,显然是以“丹橘”之不为世用比自 己之远离朝廷,以“桃李”之得时比李林甫、牛仙客等小人之受宠得 志,但由于创造了具有典型性的意象,所以其客观意义已远远超出 了简单譬喻的范围。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 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 言清新而精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聘想 象和联想的余地。诗人评诗,探骊得珠,是耐人寻味的。
今日更新
-
张九龄《望月怀远》抒写的是诗人对远在天涯的情人的深
[2018-06-10]
-
张九龄《望月怀远》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
[2018-06-10]
-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6-10]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说张九龄《感遇》二首
[2018-06-09]
-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2018-06-0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