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上林赋》

2024-03-01 可可诗词网-古代文学作品解读 https://www.kekeshici.com

《子虚上林赋》

赋篇名。又名《天子游猎赋》,或分为《子虚赋》、《上林赋》二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关于此赋写作原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关于此篇分合及题目,历来多有不同意见。《史记》、《汉书》均将此赋作为一篇收录,梁代萧统《文选》始分为二篇,以前半题为《子虚赋》,后半题为《上林赋》。宋代王观国《学林》卷七说:“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虽言上林之事,然首尾贯通一意,皆《子虚赋》也。未尝有《上林赋》。”清代阎若璩《潜丘札记》卷五说:“真《子虚赋》久不传,《文选》所载,乃《天子游猎赋》,昭明误分之而标名耳。”。近人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引吴汝纶说:“《子虚》、《上林》一篇耳。下言‘故空藉此三人为辞’,则亦以为一篇矣。而前文《子虚赋》乃游梁时作。及见天子,乃为《天子游猎赋》,疑皆相如自为赋序,设此寓言,非实事焉。杨得意为狗监,及天子读赋,恨不同时,皆假设之词也。”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说:“愚按《子虚》、《上林》,原是一时作,合则一,分则二。而‘楚使子虚使于齐’,‘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赋名之所由设也。相如使乡人奏其上篇,以求召见耳。”现在一般认为,此赋虽可分为《子虚》、《上林》二篇,但内容前后衔接,亦可作为一篇来读。全赋当是相如在原《子虚赋》的基础上又加构思补缀而成。关于此赋主旨,亦有不同意见。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今人一般认为,此赋的主观意图是要对帝王贵族的奢侈腐化、挥霍浪费起讽谏作用,然而由于铺写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所占篇幅过大,反而迎合了帝王好大喜功的心理,赋末简单的正面说理被掩盖了,讽谏作用是很微弱的。但它反映了汉帝国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宣扬了大一统思想.也多少表现了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作品在客观上也暴露了当时帝王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对我们今天来说,也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在艺术形式上,此赋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描写场面雄伟壮观,气势波澜壮阔,但过于铺排夸张,臃肿板滞,又多生词僻字,文字艰深,遂成文章病累。此赋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在汉赋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辞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