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①,当秦、陇之襟喉②,而赵、魏之走集③,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 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④也。
方唐贞观、开元⑤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馀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⑥,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馀处矣。予故尝曰: 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⑦,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注〕 ① 挟: 挟恃,凭借。殽(yáo 摇): 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位于函谷关东端,地势险要。渑(miǎn 免): 即渑池,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古代九塞之一。阻: 险阻。 ② 秦、陇: 今陕西、甘肃一带地区。襟喉: 衣襟与咽喉,比喻要冲之地。 ③ 赵: 今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一带。魏: 今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走集: 边境上的壁垒。 ④ 候: 征兆、迹象。 ⑤ 贞观、开元: 分别为唐太宗、唐玄宗年号。 ⑥ 五季: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酷: 酷烈的战争。 ⑦ 治忽: 治理与怠忽,指国家的安定与荒乱。
洛阳园林,在宋代号称“天下第一”(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四语)。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就是一本记述洛阳名园的专著。其中共记名园十九处,如富弼的富郑公园、董氏的西园和东园、王开府的环溪园、安公的丛春园等等。这些园林,都属于僧寺或达官富豪,无论在规模和风景方面,均足令人赞叹。作者在记述这些园林之后,忽又发表了一通有关国家兴衰的“大道理”(即本篇),这就使人“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之所以要为那些名园“立传”,其真正目的是要从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并用以警戒后人。证之宋代古文家们“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和李格非本人“文不可以苟作”(见《宋史》本传)的写作态度,可知这篇《书后》,实是一篇借史鉴今的严肃的政论文。
文章的结构实很简单: 第一段提出“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第二段进一步提出“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故又在此基础上揭示“《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的“文不苟作”的写作目的;第三段则由古及今,批判当朝公卿大夫的享乐风气。全文行文简洁而推理严密,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与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不过,或许有读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天下之治乱”,难道非由洛阳的盛衰才反映出来吗?而“洛阳之盛衰”,又为什么非要由其园林之兴废才表现出来呢?这就牵涉到本文“以小及大”、“见微知著”和“因典型而明全局”的论证角度与推理方法。
照理,天下大乱,受害之处必不止一处。然而作者却斩钉截铁地说: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这里,作者提出了两个有力的论据: 第一是洛阳的特殊地理环境(古人认为它地处“天下之中”)决定了它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性军事形势的战略要冲;第二是洛阳的历史告诉人们: 从东周到五代,先后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而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免不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洛阳之战。提出这样两条强有力的论据,人们就不得不同意作者的结论: “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尽管人们也同时意识到, 除了洛阳也还有其他军事要地的情况与它相似。
其次,洛阳的盛衰也自有其多方面的表现,作者却紧紧抓住“园圃之废兴”来考察,这就是一种“因典型而明全局”的论证角度。他举出唐五代的例子作证: 当贞观、开元的所谓“盛世”时,洛阳的园林馆舍不止有千家之多,而等到唐末五代战乱纷起时,这些园圃却都化为灰烬。这就证明园圃之废兴与洛阳的盛衰乃至整个国家的治乱之间,存在着一种“见微而知著”的联系。至此,作者自然有理由得出又一个结论: “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
明乎上述论证角度与推理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名园记》之作决非“徒然”,而实有其现实的针对性: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这样就“卒章显志”,亮出了自己真正的写作意图: 借古鉴今,批判现实。其“警世”的语气是十分严厉和深沉的。
可惜的是,北宋后期的统治集团却正好重新走进了本文所指出的“唐之末路”,由享乐荒淫而导致覆国。对于他们在洛城所过的狂游生活,只消举出当时人朱敦儒的一首词就可知其一斑: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按: 洛阳为北宋西都,故有‘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雨中花》上片)可是,就在他们“诗万首,酒千觞”,“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的“狂游”之际,金兵的铁骑却动地而来,终于一举攻陷了汴京和洛阳,使得北宋因之亡国。十年之后,“曾是洛阳花下客”的一位著名诗人陈与义,就用哀婉的笔调,写出了对于洛阳故都的深切悼念: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牡丹》)牡丹原是洛阳的“花王”和骄傲,李格非在《名园记》中就特别加以记述: “洛阳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凡园皆植牡丹……至花时张幄幕,列市肆,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而至靖康之变以后,恐怕就如本篇所描绘的五代乱世那样,“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矣。这预言,竟不幸而被北宋亡国的惨痛历史所再次证实,人们对此也仅能重新发出本文所嗟叹的“呜呼”二字来表示其万千感慨!作者能在号称“太平盛世”的徽宗朝,尖锐地揭露掩盖于表面繁荣下的深刻社会危机,并预见到公卿大夫的享乐必将导致亡国,这就不能不使人惊叹其识见之深远和文笔之犀利。南宋初期流寓江南的洛阳人邵博在乱后重读《名园记》,就曾为之痛哭流涕,并在其《闻见后录》中特意重录了此记,由此亦可见出它的深刻预见性和现实针对性。本文作者除《名园记》外,著述俱已散佚,但仅从这篇《书后》来看,他已不愧是位关心国事的有识之士和笔力“陵轹直前”(《宋史》本传语)的古文家了。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