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空城计》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绝顶智慧和奇谋妙计的精采片段如明珠贯连,层见迭出。其中,“空城计”(第95回)可以说是后半部书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段,数百年来,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历史上曾经流传有关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传说。罗贯中看中了这个传说,把它纳入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情节系列中,作为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的起点,经过精心虚构加工,创造出了一个撼人心魄的生动情节。
小说第95回后半,写诸葛亮命马谡等镇守街亭去后,一直担心众将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很快,他收到王平使人送来的安营形势图本,不禁大惊,断定街亭有危。正当他准备派杨仪替回马谡之时,街亭失守的消息已经传来。这就意味着蜀军的咽喉要道已被切断,继续进兵已不可能。诸葛亮急忙调兵遣将,安排撤退,并亲自领兵五千到西城县搬运粮草。这样,情节一开始就以急骤的节奏,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紧接着,作品的紧张气氛更加浓重,十余次探马连连来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真是变生仓促,出人意料。此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要打,打不过;要守,守不住;要跑,跑不掉。眼看大队魏军呼啸而来,掀起的尘土已经逼近西城,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面对这似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诸葛亮身边的众官“尽皆失色”,读者的心弦也顿时绷紧,为诸葛亮捏着一把冷汗: 这位足智多谋的大军事家,此时会不会计竭力穷呢?
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惊险关头,诸葛亮采取了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行动,他传下命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接着,他本人“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就是堪称千古奇谋的“空城计”。
诸葛亮这一着,当然是十分大胆,十分冒险的。如果他的对手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不顾一切地挥兵进攻,诸葛亮和他手下的众官都得乖乖地束手就擒。然而,率领大军来到西城的却偏偏是精通韬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可不是那种年轻气盛的冒失鬼! 当他看到诸葛亮在城楼上满面微笑,焚香操琴,城门又是那般布置,不禁大为生疑。在他看来,面前的西城不是一座易于夺取的空城,而是一座暗藏杀机的堡垒。于是,西城县前出现了奇妙的对峙局面:一方是势单力薄,只好死中求活,一方是兵强马壮,反倒止步不前。蜀军官兵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魏军将士莫明其妙,不知主帅为何不下令攻城。霎时间,战马停止了嘶鸣,鼙鼓忘记了擂动,连空气也似乎不再流动……这真是战争史上难以想象的奇观!
两军的对峙实际上是两位主帅智慧的较量,意志的搏斗。经过短暂的狐疑,司马懿惶恐了,连忙下令退军。其子司马昭问道:“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司马懿却拒绝考虑这种可能性,教训儿子道:“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就这样,魏兵迅速退去,蜀军化险为夷,诸葛亮的心情为之一松,欣然抚掌而笑,众官则在这令人目眩的急剧变化中惊出了一身冷汗……司马懿呢?当他领着大军向武功山撤退之时,忽听山后喊杀声连天,早被诸葛亮安排作为疑兵的张苞、关兴两员骁将先后杀出。紧张之中,司马懿辨不清虚实,以为诸葛亮真有埋伏,越发认为自己撤得对。于是魏军尽弃辎重,仓惶败走,而蜀军则趁机安然撤回汉中。至此,诸葛亮的“空城计”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空城计”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第一次面对面的斗智斗谋,它为这两大军事家后来反复进行的变幻无常的较量定下了基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空城计”能够成功?首先,这是因为诸葛亮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诚然,在军事上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在敌我双方竞相争夺战争的主动权以求战胜对方之际,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想绝对不冒险是不可能的。优秀的军事家不仅要会“守常”,而且要会“用奇”。从诸葛亮当时所处的形势来看,如不冒险,就只有等着当俘虏。何况诸葛亮并非盲目地冒险,而是在掌握敌军统帅司马懿的个性、气质的基础上施用妙计。可以说,“空城计”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条件下的产物。《孙子兵法》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因此,“空城计”的成功,乃是“兵不厌诈”军事原则的胜利。
其次,“空城计”的成功,又是“知己知彼”军事原则的胜利。《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两大军事家,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力求做到知己知彼,而又有所区别。司马懿从多年的经验中,特别是从诸葛亮北伐时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的事实中,深知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可以说他对诸葛亮是“知”的;但是,他对诸葛亮又“知”得不透,因而想不到诸葛亮竟然在他面前冒了一次大大的风险。诸葛亮则不仅知彼知己,而且知彼之知己,对司马懿的心理特征把握得十分透彻,正如他事后对众官所解释的,“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两相对照,诸葛亮确实比司马懿高出一筹。当司马懿得知上了诸葛亮的当时,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空城计”这一篇章,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性格的多样性,不同的性格侧面统一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正体现了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对此,毛宗岗作了精辟的分析:“惟小心人不做大胆事,亦惟小心人能做大胆事。魏延欲出子午谷,而孔明以为危计,是小心者惟孔明也。坐守空城只以二十军士扫门,而退司马懿十五万之众,是大胆者亦惟孔明也。孔明若非小心于平日,必不敢大胆于一时。仲达不疑其大胆于一时,正为信其小心于平日耳。”(第95回回评)
“空城计”在情节上大起大落,骤张骤弛,读者时而凝神屏气,时而会心微笑,情绪始终被情节的发展所牵动。诸葛亮的“空城计”虽然来得奇妙,但由于在此以前的大量情节已使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深入人心,作者又作了必要的交代,因而读者觉得奇而不怪,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综观全篇,诸葛亮的临危不惧、从容不迫、雍容高雅,司马懿的老谋深算、私心自用,都表现得栩栩如生。难怪这一片段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应该看到,作者是在蜀军遭到街亭之败,首次北伐的成果全部丧失之后来写“空城计”这一片段的,尽管诸葛亮的“空城计”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远远无法弥补大败的损失,但它却大大冲淡了蜀军战败的影响,使读者在心理上感到蜀军似乎是转败为胜,觉得诸葛亮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这种“败中写胜”的艺术手法,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一个重要特点。
-
《三国演义·七擒孟获》
[2019-10-31]
-
《三国演义·三气周瑜》
[2019-10-31]
-
《说岳全传·东窗事发》
[2019-10-31]
-
《儒林外史·严监生》
[2019-10-31]
-
《西游记·乌鸡国》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