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经
《鲁班经》是流传民间的木工专书,全名 《鲁班经匠家镜》。他的前身是《鲁班营造正式》,有范氏天一 阁藏本但残缺不全。根据内容有人推测最早成书约在元末明初。万历间更今名。主要版本为万历本和崇祯本,今传其他各本都是从这两个本子衍出的翻刻本,题均作《新镌京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原书作者不详。万历年间刘成汇编的《新刻平沙玉尺经全书真机》(汇贤阁藏版)收《鲁班经》做为书的第4册,该版中署有“午荣汇编,章严全集,周言校正”字样,是目前所知最早载有编集者衔名的版本。其后其他各本《鲁班经》又把书第3册“灵驱解法洞明真言”也并入在内。各本编排次序和文字、图版略有出入,崇祯本又增加了水车、手推车、算盘等内容。
午荣、章严、周言等人生平不详。
全书3卷,包括建筑、家俱、日常生活用品和木制农具等内容。建筑从“起造伐木法”起始,包括入出伐木,画起屋样,起工架马,起工破木,画木绳墨(齐木材,开柱眼),动工平基,定磉扇架,立木上梁以及折屋、盖屋 、泥屋、开渠砌地,结砌天井等民间建筑活动中的施工步骤,但内容多以吉凶宜忌为主,少涉造作技术,有些施工情况和方法可以从其所附界画中得到反映。其断水平法,鲁班真尺、定盘真尺及三、五、七、九架民间房格等节中载录了民间建筑取法规制及尺度。对具体建筑类型,书中列举了棕 (玉尺经本写为“”)焦亭、仓敖式、桥梁式、营寒格式并祠堂整修等。书中还录有畜舍,如牛栏、马厩、猪桐、鸡枪等,且式样规矩较为详明。但所记郡殿角式,司天台、王府等特殊建筑同明清实际遗存并无符合。书中家俱和日常生活用具如各式桌椅床案,箱笼橱柜、风箱、食盒、烛台、屏、架都包括其中与所附插图互补,分载名称并述尺寸或式样。建筑中所用垂鱼,驼峰也间杂其中。
钱曾在《读书敏求记》中曾对本书的前身《鲁班营造正式》(述古堂6卷本)作跋称“规矩绳尺为千良工模范,然非出班手”。由此可想其书或精于范氏所藏本,惜未见流传。天一阁本虽不全,但所见内容还只限于建筑,且章次合理,并保存许多宋元时期手法和特征。万历间更今名后,改弃原书宋元风格,增加家俱和日常生活用具,进而增加农具,使书从建筑术书一变而为木工所属近于手册类的综合性用书,并掺杂了许多诀符吉凶例,编排上也有颠舛失次处。70余幅起造房屋格式所配口诀诗如“门高胜于厅,后代绝人丁”,“厅做穿心梁,其家定不详”等建筑规矩都掺和避凶就吉的内容。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本书仍有其不可抹煞的价值。我国木工工具历代出工较少,或所存壁画偶有所见,此书画中所绘刨、凿、斧、锯、架木、钻、铲、墨斗以及罗盘、鲁班尺等记载是研究建筑技术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其家俱和民俗的重要资料。我国历代营造术书流传甚少,反映民间建筑活动的更是鲜有,本书虽主要流传江、浙、闽、粤一带,而且是一部“带有行会的规矩准绳性质的职业专书”,但做为经过长期流传汇编的民间古籍,从《营造正式》到《鲁班经》,对研究我国民间建筑,尤其对研究民居从宋元转向明清风格过程中的变化,仍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午荣、章严、周言等人生平不详。
全书3卷,包括建筑、家俱、日常生活用品和木制农具等内容。建筑从“起造伐木法”起始,包括入出伐木,画起屋样,起工架马,起工破木,画木绳墨(齐木材,开柱眼),动工平基,定磉扇架,立木上梁以及折屋、盖屋 、泥屋、开渠砌地,结砌天井等民间建筑活动中的施工步骤,但内容多以吉凶宜忌为主,少涉造作技术,有些施工情况和方法可以从其所附界画中得到反映。其断水平法,鲁班真尺、定盘真尺及三、五、七、九架民间房格等节中载录了民间建筑取法规制及尺度。对具体建筑类型,书中列举了棕 (玉尺经本写为“”)焦亭、仓敖式、桥梁式、营寒格式并祠堂整修等。书中还录有畜舍,如牛栏、马厩、猪桐、鸡枪等,且式样规矩较为详明。但所记郡殿角式,司天台、王府等特殊建筑同明清实际遗存并无符合。书中家俱和日常生活用具如各式桌椅床案,箱笼橱柜、风箱、食盒、烛台、屏、架都包括其中与所附插图互补,分载名称并述尺寸或式样。建筑中所用垂鱼,驼峰也间杂其中。
钱曾在《读书敏求记》中曾对本书的前身《鲁班营造正式》(述古堂6卷本)作跋称“规矩绳尺为千良工模范,然非出班手”。由此可想其书或精于范氏所藏本,惜未见流传。天一阁本虽不全,但所见内容还只限于建筑,且章次合理,并保存许多宋元时期手法和特征。万历间更今名后,改弃原书宋元风格,增加家俱和日常生活用具,进而增加农具,使书从建筑术书一变而为木工所属近于手册类的综合性用书,并掺杂了许多诀符吉凶例,编排上也有颠舛失次处。70余幅起造房屋格式所配口诀诗如“门高胜于厅,后代绝人丁”,“厅做穿心梁,其家定不详”等建筑规矩都掺和避凶就吉的内容。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本书仍有其不可抹煞的价值。我国木工工具历代出工较少,或所存壁画偶有所见,此书画中所绘刨、凿、斧、锯、架木、钻、铲、墨斗以及罗盘、鲁班尺等记载是研究建筑技术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其家俱和民俗的重要资料。我国历代营造术书流传甚少,反映民间建筑活动的更是鲜有,本书虽主要流传江、浙、闽、粤一带,而且是一部“带有行会的规矩准绳性质的职业专书”,但做为经过长期流传汇编的民间古籍,从《营造正式》到《鲁班经》,对研究我国民间建筑,尤其对研究民居从宋元转向明清风格过程中的变化,仍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