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2019-11-06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又名《法苑珠林传》、《法苑珠林集》。佛教类书。一百卷(或一百二十卷)。唐道世撰。成书于唐总章元年(668年)。
        道世,俗名韩玄恽。生年不详,卒于唐弘道元年(683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十二岁入青龙寺出家,深研律学。唐高宗显庆年中,皇太子诏住京师西明寺,与道宣共扬律学,著述是务。著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信福论》、《大小乘禅门观》、《四分律尼钞》、《金刚经集注》等。
        在本书之前,曾有梁代沙门僧旻、宝唱所作《经律异相》五十卷,广泛采集佛教经律中重要稀有的异相,分类编排,开中国佛教类书之先河。道世继该书之后作《诸经集要》,从佛教经典中抄出各类材料一千条,分类编排,共设三十部一百八十余条。本书所引材料大多出自《诸经集要》一书。
        本书采取类书体裁,分类介绍佛教教义和事数。全书将佛教教义分为一百类,每类一篇,共一百篇。它们是:劫量、三界、日月、六道、千佛、敬佛、敬法、敬僧、致敬、福因、归信、士女、人道、惭愧、奖导、说听、见解、宿命、至诚、神异、感通、住持、潜遁、妖怪、变化、眠梦、兴福、摄念、发愿、法服、然灯、悬幡、华香、吹赞、敬塔、伽蓝、舍利、供养、受请、轮王、君臣、纳谏、审察、思慎、俭约、惩过、和顺、诚勖、忠孝、不孝、报恩、背恩、善友、恶友、择交、眷属、校量、机辨、愚戆、许伪、惰慢、破邪、富贵、贫贱、债负、诤讼、谋谤、咒术、祭祠、古相、祈雨、园果、渔猎、慈悲、放生、救厄、怨苦、业因、受报、罪福、欲盖、四生、十使、十恶、六度、忏悔、受戒、破戒、受斋、破斋、赏罚、利害、酒肉、秽浊、病苦、舍身、送终、法灭、杂要、传记。每篇篇下有部,共分六百余部,每部开始有“述意缘”,总说本部大意;其次有“引证缘”,广泛援引有关的故事为证;末尾有“感应缘”,广引事实为证。书中诸多引证,皆注明引用的典据。
        书中广泛引证各种佛教典籍,将佛典分类编排钞录,目的是便于学者检索。其中的“感应缘”则援引事实以阐明罪福报应的因果关系,目的是增强人们对佛教的信念。
        本书的特色有两点:第一,博记名物典故。本书大都注明依据,不作揣摩拟议、凭虚臆测的说法。文中引用的四百多种典籍,除佛经外,兼及儒、道的经典,没有典据的文献和史料,其中关于佛典的佚文,有《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善权经》、《净度三昧经》等三十二种,从《开无释教录》以来就没有见到原文的,此书却有引文,还有属于疑伪经类的若干佚文。关于外籍的佚文,有《冥祥记》、《西域记》、王玄策《中天竺行记》,后两种对研究印度中世纪的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原书早已遗失,不过在本书中有十多条引文,十分珍贵。
        本书在中国佛教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自宋代开始入藏,以后收入元、明、清历代藏经,今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三卷及《四部丛刊》之中。另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常州天宁寺刊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