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哲学著作。七卷。明清间王夫之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撰者事迹参见“《船山遗书》”条)
该书前四卷论六十四卦,以卦名为段进行解释和发挥。第五、六卷论《系辞》,共十二章,第七卷论《说卦》、《序卦》和《杂卦》。共一百四十五论。
《周易》产生于殷周之际,本是一部占筮书,但它的内容也保存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以及对辩证发展的理解。自古以来说《易》者甚多,观点各异,有许多不合撰者己意之处。因此王夫之借以对《易》的论述,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所谓“外传”即阐发其言外之意,表论“周易”、实论“社会”。
一、该书对“乾”、“坤”的解释。该书对“乾”的论述,主要阐发“道”、“德”、“性善”等论点。他说:“道者,天地精粹之用,与天地并行而未有先后者也。”他认为,道是天地之精粹,与天地同时存在,无所谓谁先谁后。“天体道以为行,则建而乾,地体道以为势则顺而坤,无有先之者。体道之全,而行与势各有其德,无始混而后分矣。”“故圣人见道之有在于六阳者,而知其为乾之德。知其德为乾,则择而执之以利用,故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也。撰者还借以指责秦、宋社会的政治:“三代以下,忌穷而悔,所以处亢者失其正也。而莫灾于秦、宋之季。秦祚短于再传,宋宝沦于非矣。”该书论“坤”卦,反对阴之干阳,书中说:“宫中无二圣之称,则武曌不能移唐。燕、云无借师之约,则完颜、蒙古不能蚀宋。阴之干阳,何有不自阴假之哉!辨之早者,自明于夫妇,君臣、夷夏之分数,自尽焉而不能相为假也。”
二、《周易》系辞有“易有太极,易生两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语。该书认为,“极”是指宇宙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如事物的性与情,始与终,体与用等许多相反相成的现象,都说明这个规律。书中说:“是故性情相需者也,始终相成者也,体用相函者也。性以发情,情以充性,始以肇终,终以集始;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六者异撰而同有,同有而无不至。至则‘极’,无不至,则‘太极’矣”。该书认为,易之有太极,是“固有之也,同有之也。”即太极是宇宙间所固有的普遍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固有之则生,同有之则具生矣。故曰‘是生’。‘是生’者立于此而生,非待推于彼而生之。”这里把“四象”和八卦解释为世界生生不息的万物,这些物质均是在“对立、统一”规律下产生和发展的,并不是在这之外的什么动力使之发展的。
三、该书对《易》书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的“道”、“器”关系作了如下的阐述:它指出“器”指具体事物,“道”指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原理。提出了“天下唯器”,“道不离器”的命题。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具体的存在,“道在器中”,“道者器之道”,没有器便无道,“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天下无象外之道”。他认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形而上的东西也是有形的,有形之后才有形而上,形而上的道,存于形而下的器中。由此该书提出“治器”、“尽器”、“审器”几个概念。该理论批评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在气先、道本器末、道决定器的观点。
四、该书借《易》中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阐述了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该书认为,“太虚”为气,是指世界的物质本源,它自身是永恒运动着的,这种运动构成了无穷无尽的物质世界,并流行不息,古今相继。书中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与入动,不息不滞。”又说:“天地之间,流行不息,皆其生焉者也,故曰:‘天地之德曰生。’自虚而实,来也,自实而虚,往也。来可见,往不可见。来实为今,往虚为古。”
五、该书中还阐发了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书中说:“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也,求之于万物,无有也;反而求之于心,抑未谂其必然也。”从中看到,一切统一体中的矛盾、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天地、阴阳、上下、高低、进退的界限,都具有相对性。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对立中把握统一、认识事物。“君子乐观其反”,“不畏其争”而利用之。
该书吸收了《周易》哲学中的合理部分(撰者是这样认为的)对《周易》的体系作了部分改造,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政治见解,对《周易》思想内容作了重要的发展。在我国的哲学史、思想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收入王世佺辑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王船山遗书》、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曾国荃江宁节署补刻本《王船山遗书》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店的《船山遗书》也将其收入。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单行本《周易外传》为最好版本。
该书前四卷论六十四卦,以卦名为段进行解释和发挥。第五、六卷论《系辞》,共十二章,第七卷论《说卦》、《序卦》和《杂卦》。共一百四十五论。
《周易》产生于殷周之际,本是一部占筮书,但它的内容也保存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以及对辩证发展的理解。自古以来说《易》者甚多,观点各异,有许多不合撰者己意之处。因此王夫之借以对《易》的论述,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所谓“外传”即阐发其言外之意,表论“周易”、实论“社会”。
一、该书对“乾”、“坤”的解释。该书对“乾”的论述,主要阐发“道”、“德”、“性善”等论点。他说:“道者,天地精粹之用,与天地并行而未有先后者也。”他认为,道是天地之精粹,与天地同时存在,无所谓谁先谁后。“天体道以为行,则建而乾,地体道以为势则顺而坤,无有先之者。体道之全,而行与势各有其德,无始混而后分矣。”“故圣人见道之有在于六阳者,而知其为乾之德。知其德为乾,则择而执之以利用,故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也。撰者还借以指责秦、宋社会的政治:“三代以下,忌穷而悔,所以处亢者失其正也。而莫灾于秦、宋之季。秦祚短于再传,宋宝沦于非矣。”该书论“坤”卦,反对阴之干阳,书中说:“宫中无二圣之称,则武曌不能移唐。燕、云无借师之约,则完颜、蒙古不能蚀宋。阴之干阳,何有不自阴假之哉!辨之早者,自明于夫妇,君臣、夷夏之分数,自尽焉而不能相为假也。”
二、《周易》系辞有“易有太极,易生两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语。该书认为,“极”是指宇宙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如事物的性与情,始与终,体与用等许多相反相成的现象,都说明这个规律。书中说:“是故性情相需者也,始终相成者也,体用相函者也。性以发情,情以充性,始以肇终,终以集始;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六者异撰而同有,同有而无不至。至则‘极’,无不至,则‘太极’矣”。该书认为,易之有太极,是“固有之也,同有之也。”即太极是宇宙间所固有的普遍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固有之则生,同有之则具生矣。故曰‘是生’。‘是生’者立于此而生,非待推于彼而生之。”这里把“四象”和八卦解释为世界生生不息的万物,这些物质均是在“对立、统一”规律下产生和发展的,并不是在这之外的什么动力使之发展的。
三、该书对《易》书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的“道”、“器”关系作了如下的阐述:它指出“器”指具体事物,“道”指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原理。提出了“天下唯器”,“道不离器”的命题。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具体的存在,“道在器中”,“道者器之道”,没有器便无道,“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天下无象外之道”。他认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形而上的东西也是有形的,有形之后才有形而上,形而上的道,存于形而下的器中。由此该书提出“治器”、“尽器”、“审器”几个概念。该理论批评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在气先、道本器末、道决定器的观点。
四、该书借《易》中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阐述了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该书认为,“太虚”为气,是指世界的物质本源,它自身是永恒运动着的,这种运动构成了无穷无尽的物质世界,并流行不息,古今相继。书中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与入动,不息不滞。”又说:“天地之间,流行不息,皆其生焉者也,故曰:‘天地之德曰生。’自虚而实,来也,自实而虚,往也。来可见,往不可见。来实为今,往虚为古。”
五、该书中还阐发了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书中说:“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也,求之于万物,无有也;反而求之于心,抑未谂其必然也。”从中看到,一切统一体中的矛盾、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天地、阴阳、上下、高低、进退的界限,都具有相对性。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对立中把握统一、认识事物。“君子乐观其反”,“不畏其争”而利用之。
该书吸收了《周易》哲学中的合理部分(撰者是这样认为的)对《周易》的体系作了部分改造,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政治见解,对《周易》思想内容作了重要的发展。在我国的哲学史、思想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收入王世佺辑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王船山遗书》、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曾国荃江宁节署补刻本《王船山遗书》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店的《船山遗书》也将其收入。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单行本《周易外传》为最好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