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唐五代文总集。一千卷。清董诰领衔主编。成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
《全唐文》收文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计三千零四十二家。依照《全唐诗》的体例,以文从人,各家名下再按文体分类编排。其总体序次则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而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书首有清仁宗所撰序。
《全唐文》是在清内府旧藏善本《唐文》一百六十册的基础上,参校《四库全书》中的唐文别集,钞撮《文苑英华》、《唐文粹》、《崇古文诀》、《文章辨体汇选》等多种总集,又钩稽《永乐大典》中的单篇残段,广搜史子杂家记载和金石碑刻资料,编修而成,“有唐一代文苑之美,毕集于兹。读唐文者,叹观止矣”(俞樾《全唐文拾遗序》)。为后世研究唐代的文学和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全唐文》在辑录时订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但由于卷帙浩繁,又成于众手,缺乏统筹规划,造成新的错漏不少,如作者张冠李戴、姓名舛误、题目夺误、正文讹脱、重出和互见、误收唐前唐后文、作者小传记叙不确等。后有唐仲冕在《陶山文录》中、劳格的《读书杂识·读全唐文杂记》、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等匡谬正失。而由于编者的局限,不收说部,致使《会真记》、《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唐人小说被摒除在外,更是明显缺陷。此外,《全唐文》还有两方面的严重缺点:一是采辑群书不注出处,由是不便复检,且给唐文的校勘带来困难;二是收文仍有较多遗漏。清光绪年间有陆心源辑缀《唐文拾遗》七十二卷、目录八卷和《唐文续拾》十六卷,对本书多有增补。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据原刊本缩印,并附印了《潜园总集》本《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加了断句,便于阅读。分十一册,十六开精装。又另外编印了《全唐文篇名目录》、《全唐文作者索引》,以便检寻。
《全唐文》收文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计三千零四十二家。依照《全唐诗》的体例,以文从人,各家名下再按文体分类编排。其总体序次则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而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书首有清仁宗所撰序。
《全唐文》是在清内府旧藏善本《唐文》一百六十册的基础上,参校《四库全书》中的唐文别集,钞撮《文苑英华》、《唐文粹》、《崇古文诀》、《文章辨体汇选》等多种总集,又钩稽《永乐大典》中的单篇残段,广搜史子杂家记载和金石碑刻资料,编修而成,“有唐一代文苑之美,毕集于兹。读唐文者,叹观止矣”(俞樾《全唐文拾遗序》)。为后世研究唐代的文学和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全唐文》在辑录时订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但由于卷帙浩繁,又成于众手,缺乏统筹规划,造成新的错漏不少,如作者张冠李戴、姓名舛误、题目夺误、正文讹脱、重出和互见、误收唐前唐后文、作者小传记叙不确等。后有唐仲冕在《陶山文录》中、劳格的《读书杂识·读全唐文杂记》、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等匡谬正失。而由于编者的局限,不收说部,致使《会真记》、《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唐人小说被摒除在外,更是明显缺陷。此外,《全唐文》还有两方面的严重缺点:一是采辑群书不注出处,由是不便复检,且给唐文的校勘带来困难;二是收文仍有较多遗漏。清光绪年间有陆心源辑缀《唐文拾遗》七十二卷、目录八卷和《唐文续拾》十六卷,对本书多有增补。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据原刊本缩印,并附印了《潜园总集》本《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加了断句,便于阅读。分十一册,十六开精装。又另外编印了《全唐文篇名目录》、《全唐文作者索引》,以便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