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浦文集

2019-11-26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全名《景明万历本横浦文集》。诗文集。二十卷,附六卷。宋张九成撰。所见早期版本有明万历本等。
        张九成,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也称无垢居士。生于宋元祐七年(1092年),卒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钱塘(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名,官至礼部侍郎。因论灾异时政,迕及秦桧,又反对议和,为秦桧所贬。谪居南安十四年,读书解经。为杨时门人,程门再传弟子,但又援佛入儒。
        该集卷一至卷四诗赋,卷五论,卷六至卷十一书传统论,卷十二状元策,卷十三迩英春秋述讲,卷十四春秋讲义、发题,卷十五孟子拾遗,卷十六序,卷十七记,卷十八劄子、书简,卷十九杂著、题、跋、赞,卷二十祭文、墓铭。后附《横浦心传录》三卷,《横浦日照》一卷,宋施得操所撰《施先生孟子发题一卷》及宋张㮤撰《横浦先生家传》一卷。
        该集许多部分为解经之作,如解《尚书》、《春秋》、《孟子》等而发挥撰者理学主张,其他也见及书、序、杂著等。撰者以为万物皆有理,即所谓“天下无一物之非理。”(《克己复礼为人说》)而更多则是将“天理”与伦常之“礼”等同起来,“礼者何也?天理也。”(同上),进而,则以为礼与人心是互为表里的,在《少仪论》中较充分地阐明了此点:“故君子乐其发也,礼在于是,则感而遂通之时也,发而中节之时也,《易》所谓义以方外也,有元气而无枝叶,不足以见元气之功,有内心无外心,则无以见礼之大用。”其原因就在于“心即理”,也即“穷一心之理就可以知天下之理”(《重建赣州州学记》),这也就是格物的主要内容。要做到这点,还须凭借于“慎独”,重视道德修养,合乎于礼,如《少仪论》中所说的“礼在于是,则寂然不动之时也,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也,《易》所谓‘教以直内’也,《孟子》所谓尽其心,知其性也。”也就是通过独自冥想,“深致其察”,遇到不合礼教的事不去看、不去听,消尽血气,以达中庸。
        《横浦心传》是该集所收的一部重要论著。为答问形式的语录,涉及道德涵养、治学方法、天理人情和处物本心等。其中,撰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以为“佛氏一法,阴有以助吾教甚深,待未可遽薄之。”以为儒家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与佛教的“身心皆空”是同样的境界,因为佛教所倡导的“空”说的也是“无私欲”。撰者还以为佛教常常为那些“厌倦世物”的人提供一种解脱,并“成就其善”。又强调“心”的绝对作用,以为“心之所存,治乱安危,得失成败所自生也。”故要求保持心之不受外物的影响,“凡物之形于外者,常有以泄吾之真,吾逆知其形而不为之泄”。又谈到“仁”,并把它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仁之一理最是圣门亲切学问,唯孟子识得仁,故曰仁,人心也。”又说“仁在吾心一念间”。
        该集中的“心”可以“位天地、育万物”及佛学思想,给陆九渊及其后心学以很大的影响,故又曾遭朱熹抨击。
        集中所收的诗歌,以冲淡平易为主。大量则属抒发其淡泊致远的心境,与其哲学思想相一致,如《二十六日复出城》:“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所以此胜概,一见不我违。吟余留多思,白鸟背人飞。”又《示两儿》中云:“余性便静素,于世寡所谐。惟余黄卷里,聊与古人偕。”
        有明万历本,卷首有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焦竑手书序。又有清绮斋本,据海盐张氏藏版重刊。又《四库全书》收有二十卷《横浦集》。《横浦心传》、《横浦日照》初载入万历本《横浦文集》,后单独辑出成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