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

2019-11-26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明史·艺文志》著录题为《皇极经世书》。哲学著作。十二卷。北宋邵雍撰。成书年代不详。
        邵雍,字尧夫,号康节。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宋熙宁十年(1077年)。河南辉县人。因为他三十岁以前曾在河南共城(今辉县)“居苏门百源之上”读书、学习,所以后人称他的学派为“百源学派”。在这期间,邵雍从共城令李之才那里接受了“先天学”。青年时代的邵雍自负很高,“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曾作“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 ‘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皇极经世》是邵雍象数学的思想体系。关于书名为何取《皇极经世》,邵伯温解说“《皇极经世》之所为书,穷日、月、辰、飞、走、动、植之教,以尽天地万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事,以明中大至正之道。阴阳之消长,古今之治乱,较然可见矣。故书谓之《皇极经世》,篇谓之观物焉。”(《皇极经世》一,《邵子全书》卷之一)。《皇极经世》分《观物外篇》和《观物内篇》,内篇是邵雍自著,外篇是他弟子所记。全书主要论述邵雍的“先天学”思想,以数理推论天地万物人事的变化,即所谓“以天时验人事”、“以人事验天时”,用以阐述其“天人合一”之旨,此也是《皇极经世》的中心思想。因而便以《易》八卦为架子构造成的一套图式,将自然与社会人生加以系统的编织,置于这一图式之中,而形成一近似数理哲学的、十分神秘的体系。
        邵雍先天图的学术源渊,《宋史·朱震传》讲得很清楚:“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邵雍从陈抟那儿传授下来的所谓先天学、先天图是道教的思想,由此可见,郡雍思想中的道教成份较重。邵雍从李之才处接受来的陈抟的《伏羲四图》,以其中的《伏羲八卦次序》与《伏羲八卦方位》二图为代表,名为“先天图”;而以《易·说卦传》的《文王八卦次序》与《文王八卦方位》二图为后天图。邵雍即用这些图式,来推演自然、社会、人事的变化。例如《伏羲八卦次序图》,此图最低一层为“太极”。“太极”是什么?邵雍说:“心为太极”,“道为太极”。“太极”即是“心”,即是“道”。由于“太极”“主乎动静”,即产生第二层的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阴阳之间的关系:“阳不能独立,必待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显,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唱。阳知其始而享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劳”。第三层是阴阳两仪分化为四象的情形。其分化方式为:阳又分化为阳与阴,叫“太阳”和“少阴”,阴又分化为阳与阴,叫“少阳”和“太阴”。最上一层是四象演化为八卦。太阳演化为“乾”、“兑”;少阴演化为“离”、“震”;少阳演化为“巽”、“坎”。八卦相交,产生世界万物。邵雍说:“阴阳生而分二仪,二仪交而生四象,四象交而成八卦,八卦交而成万物。”即是对这个演化图式的简要概括。《经世演易图》的天地生成模式为:太极→天、地→阴、阳、刚、柔→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少刚、少柔、太刚、太柔。此图的名称和八卦名称不同,但道理一样。总之,邵雍揭示的宇宙万物的具体演化过程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直至无穷。这种变化和分解是按所谓“加一倍法”(程颢语)的机械公式展开的。邵雍在阐述“太极”的演化过程时,谈到了一系列的对立、矛盾,如阴阳、动静、刚柔、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并且认为,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而产生宇宙万物和宇宙万物的变化。所谓“物不两盛、事难独行,荣瘁迭起,贤愚并行”,说明邵雍对矛盾有相当程度的认识。
        邵雍的“象数学”思想,是专门从象和数两方面研究和发挥《周易》思想的。《周易》中的基本的象,即阴爻一和阳爻一,基本的数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邵雍则是进而发展《易》中的这些象和数。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数的系统,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形成。用一个简化的公式表示即为:数→象→器→数,数产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毁灭再复归为数。邵雍在解释他的先天学时说:“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又说:“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邵雍在象数学说里,又说:“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这儿有主观的心和客观的心理论矛盾之处。
        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反复强调“观物”。“观物”反映了邵雍的认识论观点。他说:“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心。”所谓“观物”即以“理”的角度去认识宇宙万物,包括人生在内。之所以要以“理”观之,其解说曰:“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以“目”“心”观物,均带有主观性,所以只能见到事物“形”“情”等表面的东西。而以“理”观物,却不带主观,所以能见物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邵雍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器”(具体事物)开始,通过人的“反观”,再回到“太极”(精神)。邵雍认为,天地虽大,也是形器之一,必有其生灭始终。为计算天地的生灭始终的时间,邵雍创造了元、会、运、世的算法。元、会、运、世当天之日、月、星、辰四数。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据此便计算出天地始终之数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故以为人类历史是天地发展一定阶段上出现的,因而也必然于天地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完结,并且具体规定了人类历史的始终时间。
        邵雍的“象数学”是“易学”发展阶段上的重要代表,“自为一家”。里面含有很多复杂的内容,在象数学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中,有不少数理方面的知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在邵雍那儿得到启发,而发明了二进位数学。象数学中既有迷信的成份,又有科学的成分。应随着科学的发展,作更深入的研究。
        邵雍的《皇极经世》,收录在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邵子全书》刻本中。明正统万历继刻《道藏》本题为《皇极经世书》。民国十二年至十五年(1923—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正统刻万历续刻本影印《道藏》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库全书》抄本。清光绪中刻《古林探源书舫丛书》一卷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成都二仙庵刻《重刊道藏辑要》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四库本《四库术数丛书》时,收有本书。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