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记》 - 〔唐〕元结
〔唐〕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名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次山文集》
〔注释〕 右溪: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 欹:倾斜。嵌:凹陷。 洄:水回流的样子。悬:水翻腾向上的样子。注:灌注。
这篇小品,通过道州城西一条小溪治理前后的变化,寄托了作者的情思,文字幽妙芳洁,自成情趣。
文中对小溪景色的描绘十分突出。作者先写溪身:“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说明溪身皆石,而且凸凹倾斜,姿态万千。次写溪水:“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由于溪身皆石,溪水必然澄澈,而且拍击到欹嵌盘曲的石岸上,造成溪水翻腾之势,则溪水的曲折起伏,迸激跌宕的情状的声响仿佛可见可闻。接着笔墨移到岸上,描绘岸畔风光:“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以两岸树竹的美好及其错落有致,表现出溪畔的幽静宜人。从溪身、溪流、到岸畔,逐层写来,给人以完整的形象。它姿态万千,流水清澈,环境幽美,确实是幽妙芳洁的游乐佳境。
作者用极其精约的笔墨勾画出小溪景色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发表议论,寄托情思。他认为,小溪凭它美丽的景色,如果在山野,就一定是隐逸者的游所,如果在都市,就会成为繁华的胜地。然而这小溪却遭到了自“置州以来,无人赏爱”的不公平待遇。只有作者对它的命运感到不平,于是下力量进行疏凿,建亭宇,植松桂,育香草,从而使小溪的景致更加优美动人了。
作者通过小溪运命的变化,寄托了身世之感,文外之意非常明显。元结本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曾多次上书朝廷,陈述民间疾苦,提出“救世劝俗”的政治改革主张,但却一直不被朝廷重用。这同道州城西小溪长期无人赏爱的遭遇不是十分相像吗!而自己对小溪的爱护与治理。正是对开明政治的希望与向往。
由于唐代知识分子普遍具有一种政治热情,他们描绘山水时,一般都与现实紧密结合,于是在山水小品中注入了抒情、寄托和议论的成分,这一特征,虽然明显表现在柳宗元笔下,但却始于元结。历代文学史家大都认为,元结的《右溪记》在艺术上尽管并不十分出色,但却开创了寓寄托于山水之中的创作途径,也开了柳宗元山水小品的先河,这是公允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