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谏杀竖襄
平公射, 不死, 使竖襄搏之, 失。 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 今君嗣吾先君唐叔, 射不死, 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晋平公射一只小鸟,没射死,就让手下人竖襄去捉。结果小鸟逃走了。于是晋平公大怒,将竖襄关押起来,准备杀掉。大臣叔向在傍晚朝见国君时听到此事,便对晋平公进谏道: 你必须杀了此人。当年你的父亲因射术精湛而受封为晋国国君,如今你继父位,却连一只小鸟也没射死,派人去捉又未捉到,这简直是坏你的名声,必须尽早杀了此人,免得丑事外传。这么一说,晋平公反而自觉羞惭万分,不得不将竖襄给释放了。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机智的小品。寥寥数语,便将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人物的性格心理,举止言谈等等表现得有板有眼,淋漓尽致。我们甚至能据此透过历史的迷雾,直观感受到晋平公的喜怒无常,忽明忽昧。那位巧智过人的叔向更是呼之欲出。在这里,叔向巧妙地运用了一种正话反说、旁敲侧击的婉言术,表面上是劝晋平公杀竖襄,以免丑闻传扬; 其骨子里却在暗示:若杀了此人,丑闻会传得更厉害,因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晋平公毕竟是个聪明人,他悟出了这种言外之意。
仔细感受一番,这里还透露出一种由智慧的优越感而生成的幽默意识。它在叔向的一番谏词中具体外化为一种不动声色的戏谑与调侃,确能使人为之会心一笑。
(《国语》)
晋平公射一只小鸟,没射死,就让手下人竖襄去捉。结果小鸟逃走了。于是晋平公大怒,将竖襄关押起来,准备杀掉。大臣叔向在傍晚朝见国君时听到此事,便对晋平公进谏道: 你必须杀了此人。当年你的父亲因射术精湛而受封为晋国国君,如今你继父位,却连一只小鸟也没射死,派人去捉又未捉到,这简直是坏你的名声,必须尽早杀了此人,免得丑事外传。这么一说,晋平公反而自觉羞惭万分,不得不将竖襄给释放了。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机智的小品。寥寥数语,便将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人物的性格心理,举止言谈等等表现得有板有眼,淋漓尽致。我们甚至能据此透过历史的迷雾,直观感受到晋平公的喜怒无常,忽明忽昧。那位巧智过人的叔向更是呼之欲出。在这里,叔向巧妙地运用了一种正话反说、旁敲侧击的婉言术,表面上是劝晋平公杀竖襄,以免丑闻传扬; 其骨子里却在暗示:若杀了此人,丑闻会传得更厉害,因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晋平公毕竟是个聪明人,他悟出了这种言外之意。
仔细感受一番,这里还透露出一种由智慧的优越感而生成的幽默意识。它在叔向的一番谏词中具体外化为一种不动声色的戏谑与调侃,确能使人为之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