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 - 〔北宋〕王安石
〔北宋〕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作者读《孟尝君传》后的杂感,也是一篇驳论。这篇驳论仅九十字,相当简劲。起首开门见山,摆出靶子——“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这个论点的理由是:“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作者不从这里驳起,先按下不表,却抛出对立论点有如当头棒喝:“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言得士!”将“鸡鸣狗盗之雄”与“士”断然切割,这是从古以来人们不曾想到过的,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张,然后是一弛,转而说到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士”,称得上真正的人才——“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原来作者心目中的士,是国士,是经世致用之士,是可以振兴一国之士,是可以使齐国抗衡于秦国之士,是像齐桓公时代管仲那样的人才。他说,有了这样的人才,孟尝君就不至于受辱于秦国了,又“何取于鸡鸣狗盗之力”呢?相形之下,“鸡鸣狗盗之雄”又怎么能称士呢?要说是士,只是伪士。
最后还剩下一个问题——孟尝君为什么得不到士、得不到真正的人才呢?作者结论道:“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又是掷地有声。原来,孟尝君之实不得士与其有“得士”之名,是纠结着的。大千世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鸡鸣狗盗之出其门”与“士所以不至”,是互为表里的。伪士至,真士所以不至——道理就这么简单。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说“气盛言宜”,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却有鞭辟入里的逻辑力量,就是以气胜,就是气盛言宜。这不是强辞夺理,不是玩辩论技巧,而是光明正大地议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情要办得好,首先在于用人。执事者须有识、有容——识即识别能力、容即肚量,这两件事是关联着的。就拿水泊梁山来说吧,一样的平台,白衣秀士王伦做寨主时,也就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第二把交椅上坐着的杜迁,就已经号称“摸着天”了,却连个林冲都容不下。到及时雨宋公明做寨主时,英雄啸聚,那是什么阵容!真不可同日而语也!谚云:“武大郎开店,高人莫来。”——“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是一个道理。作者理直,所以气壮。
按,战国时齐国的贵族田文,封号孟尝君,家养食客数千。秦昭王曾请他到秦国为相,又听信谗言将他囚禁起来。食客中有人善偷,夜入秦宫盗得狐白裘,以赂昭王宠妃,孟尝君得以获释。当其连夜奔逃至函谷关时,关门未开。食客中又有人善学鸡叫,骗开关门,孟尝君才得以脱险。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后世因以“鸡鸣狗盗”指毫末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