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韩晋公牛
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自奉诏紬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今行且奏书矣,奏后三日不力求去,求不听辄止者,有如日。嘉泰癸亥四月一日,笠泽陆某务观书。
这篇跋文不足100字,却写得很有特色。题中的韩晋公指唐人韩滉,他官至宰相,封为晋国公。他又是著名画家,尤擅长画牛。跋文内容是写陆游因观赏韩滉所画牛而触发思乡之情。若因袭通常的思维模式,必先落笔于韩画,然后再即画抒情。本文的写法有异于此。作者对韩画未稍置一词,而集中全部笔墨用于抒情。跋文开篇,读者原以为作者会对韩画略加品鉴,不料出现于眼前的却是作者别出心裁地描绘的镜湖(即鉴湖)村童牧牛图。读者虽感到意外,却并不觉得突兀。因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风光此时蓦上心头,完全是由于韩画的影响所致。明写实写故乡湖畔牛,同时亦暗写虚写了韩氏画中牛,跋文仍然稳稳扣合题目,只是用笔巧妙,更耐人寻味。既然故乡的真风景远胜于众口交誉的韩氏画中景,并且暌违一载,竟至于寝食不安,那么作者思归之念自当铭刻在心了。然而读者又未曾料及,作者是用一句誓言来表达这一愿望的。“有如日”换用现代语是: 请让老天来作证吧! 这句誓言气势充沛,节奏急促,语意斩绝,不容稍有犹豫。陆游言行一致,连续三次上书告老,距此月余,终获准致仕。
在后人心目中,陆游是终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为何此时汲汲于退隐呢?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年老。嘉泰癸亥年 (1203) ,陆游已79岁。头年,他在赋闲10余年后以耄耋之身奉召赴临安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 (紬史) ,实属勉为其难。故他身在临安,心怀故土,其情溢于诗词: “年来殊失计”,“慵愁史课催”,“逾年梦想会稽城”。当然,陆游退休后仍未忘收复大计。开禧二年 (1206) 听说朝廷北伐,他曾激动地写下《老马行》: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人报效国家的热情固然可钦可佩,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老马上阵无济于事,老放翁何尝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读完跋文,我们应赞许陆游年老退休之举,而对那些将盛年陆游投闲置放,致使其宝刀徒老、赍志以没的当权者表示愤慨。
(《渭南文集》)
这篇跋文不足100字,却写得很有特色。题中的韩晋公指唐人韩滉,他官至宰相,封为晋国公。他又是著名画家,尤擅长画牛。跋文内容是写陆游因观赏韩滉所画牛而触发思乡之情。若因袭通常的思维模式,必先落笔于韩画,然后再即画抒情。本文的写法有异于此。作者对韩画未稍置一词,而集中全部笔墨用于抒情。跋文开篇,读者原以为作者会对韩画略加品鉴,不料出现于眼前的却是作者别出心裁地描绘的镜湖(即鉴湖)村童牧牛图。读者虽感到意外,却并不觉得突兀。因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风光此时蓦上心头,完全是由于韩画的影响所致。明写实写故乡湖畔牛,同时亦暗写虚写了韩氏画中牛,跋文仍然稳稳扣合题目,只是用笔巧妙,更耐人寻味。既然故乡的真风景远胜于众口交誉的韩氏画中景,并且暌违一载,竟至于寝食不安,那么作者思归之念自当铭刻在心了。然而读者又未曾料及,作者是用一句誓言来表达这一愿望的。“有如日”换用现代语是: 请让老天来作证吧! 这句誓言气势充沛,节奏急促,语意斩绝,不容稍有犹豫。陆游言行一致,连续三次上书告老,距此月余,终获准致仕。
在后人心目中,陆游是终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为何此时汲汲于退隐呢?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年老。嘉泰癸亥年 (1203) ,陆游已79岁。头年,他在赋闲10余年后以耄耋之身奉召赴临安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 (紬史) ,实属勉为其难。故他身在临安,心怀故土,其情溢于诗词: “年来殊失计”,“慵愁史课催”,“逾年梦想会稽城”。当然,陆游退休后仍未忘收复大计。开禧二年 (1206) 听说朝廷北伐,他曾激动地写下《老马行》: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人报效国家的热情固然可钦可佩,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老马上阵无济于事,老放翁何尝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读完跋文,我们应赞许陆游年老退休之举,而对那些将盛年陆游投闲置放,致使其宝刀徒老、赍志以没的当权者表示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