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湘东王令悼王规
威明昨宵,奄复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正,神采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文辨纵横,才学优赡。跌宕之情弥远,濠梁之气特多。斯实俊民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
梁武帝大同二年(536),曾为萧纲僚属多年、又是其妻舅的王规(字威明)逝世,萧纲为之哀哭,又作此令与其弟湘东王萧绎,抒其伤痛之怀。令,文体名。皇帝的文告称诰,太子、诸王则称令。此令其实是抒情性书信,但因出自皇太子(时萧纲已立为太子) ,故称为“令”。
令中赞誉王规为“俊民”,即出类拔萃之人。但并不对他作全面评价,只择其感受最切者而言。因此对王规之“识达事机” (《梁书·王规传》) 以及其政绩 (如史载王规为吴郡太守时颇为吏民所爱戴)等均无一语道及; 作者所倾倒者,乃在于王规风神情愫之动人。“风韵”二语,言其风度、性格劲直端正,神采、气概明朗照人。史载王规为人爽直,不曲意阿附于人,心所不然者,便直言无讳。此种风格,便给人以风骨凛然的美感。“千里”二句化用典故,说王规之气调风神,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如孤桐直耸,绝不旁逸斜出。二句读来铿锵有力,正与王规的品格相应,也表现了作者的敬仰之情。“跌宕”句言其不循常检,不同流俗。“濠梁”句言其有高情远致,寄意玄邈。《庄子·秋水》说庄子、惠施游于濠梁(濠水上的石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是否快乐、人能否知鱼之乐。后人因以“濠上之风”指托意玄远、超凡脱俗之概。萧纲对王规的赞颂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评价。魏晋南北朝玄学大行,士人深受其薰陶,因而向往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品鉴人物也以任心独往、个性鲜明为美,此令也反映了这种情况。至于其语言之简炼,以至如“千里”二句那样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也与当时评量人物的一般情况相同。
“一尔过隙”以下,寄托作者的痛悼之情。过隙,《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郤(缝隙)。”极言人生短促易尽。“一尔”与“永归”对比强烈,寄慨深沉。“金刀”二句,喻逝者光采顿失,一去不返,颇为形象、贴切,显示了作者熔铸语言的本领。刘子指刘遵,亦曾任萧纲僚属,卒于大同元年,萧纲也有令悼之。联想到两人相继逝去,更增哀痛伤感。全文情深意切,作者之爱士,由此可以想见。
(《梁简文集》)
梁武帝大同二年(536),曾为萧纲僚属多年、又是其妻舅的王规(字威明)逝世,萧纲为之哀哭,又作此令与其弟湘东王萧绎,抒其伤痛之怀。令,文体名。皇帝的文告称诰,太子、诸王则称令。此令其实是抒情性书信,但因出自皇太子(时萧纲已立为太子) ,故称为“令”。
令中赞誉王规为“俊民”,即出类拔萃之人。但并不对他作全面评价,只择其感受最切者而言。因此对王规之“识达事机” (《梁书·王规传》) 以及其政绩 (如史载王规为吴郡太守时颇为吏民所爱戴)等均无一语道及; 作者所倾倒者,乃在于王规风神情愫之动人。“风韵”二语,言其风度、性格劲直端正,神采、气概明朗照人。史载王规为人爽直,不曲意阿附于人,心所不然者,便直言无讳。此种风格,便给人以风骨凛然的美感。“千里”二句化用典故,说王规之气调风神,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如孤桐直耸,绝不旁逸斜出。二句读来铿锵有力,正与王规的品格相应,也表现了作者的敬仰之情。“跌宕”句言其不循常检,不同流俗。“濠梁”句言其有高情远致,寄意玄邈。《庄子·秋水》说庄子、惠施游于濠梁(濠水上的石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是否快乐、人能否知鱼之乐。后人因以“濠上之风”指托意玄远、超凡脱俗之概。萧纲对王规的赞颂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评价。魏晋南北朝玄学大行,士人深受其薰陶,因而向往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品鉴人物也以任心独往、个性鲜明为美,此令也反映了这种情况。至于其语言之简炼,以至如“千里”二句那样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也与当时评量人物的一般情况相同。
“一尔过隙”以下,寄托作者的痛悼之情。过隙,《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郤(缝隙)。”极言人生短促易尽。“一尔”与“永归”对比强烈,寄慨深沉。“金刀”二句,喻逝者光采顿失,一去不返,颇为形象、贴切,显示了作者熔铸语言的本领。刘子指刘遵,亦曾任萧纲僚属,卒于大同元年,萧纲也有令悼之。联想到两人相继逝去,更增哀痛伤感。全文情深意切,作者之爱士,由此可以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