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古人写思乡的诗歌浩如烟海,然而,像这首诗写得那样强烈,带着那么浓重的凄楚、哀戚之情,却似乎不很多见。如果我们将柳宗元这首诗和李白的思乡名作《静夜思》加以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柳宗元这首诗感情的浓烈。李白的《静夜思》和这首诗不仅主题相同,而且用同一韵部的韵脚。李白在俯仰之间、默思之中流露的是一种淡淡的乡思;给人的感受就似乎是啜了一杯醇厚美酒所得到的微醺。而柳宗元这首诗,通过不寻常的想象,把乡愁的悲哀以十分激越的状态表现,给人的感受则恰如喝了一杯浓冽的烈酒所受的强烈刺激。明人崔佑在《归田诗话》中评论柳宗元这首诗时说:“读之令人惨然不乐。”说的大概是这种意境给人的感受。
元和十一年柳宗元送弟弟宗一离开柳州时写了《别舍弟宗一》一诗,诗中写道:“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在这种境况下,诗人内心必然经常涌腾起十分强烈的乡愁。友人浩初和尚从贺州到柳州看望柳宗元,他们一同登山游览;此时此刻,柳宗元刻骨的乡愁就从心田漫溢而出。柳州附近的山峰,有如桂林的山峰一样清秀挺拔。韩愈曾用“碧玉簪”来形容桂林的山,这一形象把桂林的山写得晶莹如碧玉一般,可爱极了。韩愈笔下这一形象完全可以移置于柳州的山峰的,柳州的山峰一如桂林山峰,同样是十分秀丽可爱。可是,柳宗元眼里这些山峰却成了“剑鋩”;这一形象望之阴森,令人生畏。接下去诗人再以奇幻的想象,把这些剑铓似的山峰写成处处在割断人的愁肠,把意境渲染得近乎凄厉。这种凄厉的表达方式,反映出柳宗元乡愁之深之痛。
后两句,诗人继续驰骋他的奇思幻想。他企盼着自己化成千百万个身躯,全都分散地登上所有的山峰上眺望自己的家乡。这是一种奇特的想象,这是一种幻化的心理方式,它十分生动地进一步写出柳宗元乡思之强烈,写出柳宗元对故乡深沉的爱,虽然,千百年来的读者未必有柳宗元那样的遭遇,但柳宗元对故乡的强烈感情激动着千百年来的读者。
我们在读这首诗时,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在这首诗的意境里,我们只是隐隐约约地看见柳州周围似剑铓般的山峰,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景物了。这正是柳宗元这首诗的特色。也就是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是诗人情感上的波澜,他情感上的波澜涌激、喷发,构成了诗的意境,它所描绘的是柳宗元内心世界的画幅。诗中写到的山只是激发他感情波澜的引发剂;所以他所写的山,也只是柳宗元内心的山,是他内心深处幻化了的山。因此,他对山的描绘只在人们情感上的认同,而没有在艺术形象上得到认同,其原因正在于此。
-
刘敞《春草》
[2019-05-13]
-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二首(其二)》
[2019-05-13]
-
王安石《北城》
[2019-05-13]
-
王安石《雪干》
[2019-05-13]
-
王安石《出郊》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