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之《赠项斯》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文人相轻、彼此不容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可毕竟也还有真诚夸赞他人、热忱举荐人才的人物,杨敬之的“说项”就是文坛流传的一段佳话。据《唐诗纪事》卷四九所记,项斯字子迁,江东人。他尚未成名时,曾以诗卷谒杨敬之,敬之极赞赏,赠诗以资鼓励,并到处替他说好话。不久,长安上层人士都知晓项斯其人其诗不错,第二年他便考中了进士。项斯的成名与登第得力于杨敬之的赏识和推荐,这首赠诗也因而广为流传。
诗上二句评价项斯的诗与人,下二句表明自己的态度。一从项斯方面说,一从自己方面讲,上下如同两截。但前后诗意相联,有因果关系,而且下二句紧扣上二句字面,前后两联似断而实接。这种章法前人称之为“续腰格”。
首句先言项斯的诗好。几度见诗,说明不止一次地看到过项斯的诗卷,称赞他的诗好有充分的根据,不是随便应付,乱下评语。“好”前着一“总”字,又说明项斯确有诗才,其诗次次都写得好,并非仅仅好在个别。次句进一层,言人更胜于诗。标格,指一个人的仪容、风度,这里指项斯言语行为、举止姿态等多方面的表现。先评其诗,再赞其人,说人比诗还要好,进层关系用一连词“及”来表示。两句对项斯的诗才和人品大加赞赏,洋溢着一股发现人才之后出自内心的欢欣之情。南宋的葛立方不理解这种对后学的鼓励和嘉勉,贬斥项斯诗“绝少佳句”,“拙恶有余”,指责敬之的赞赏为“鄙俗”(《韵语阳秋》卷四)。项斯之诗自然不是首首俱佳,但不乏清新可读之作,如《江村夜归》:“月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金圣叹也曾选批过他的《宿山寺》、《山行》等诗。况且敬之说得分明,他赞赏的不仅是项斯的诗,而更是他的为人。中国历来是讲求人品胜于才智的,敬之的称赏岂不正合时宜?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一联,表达出举荐人才的热情。解,懂得、知道之意。藏人善,指隐藏别人的长处、优点。两句既有内心表白,也写了说项的具体行动。不解藏人善是一种美德,颇值得推崇,但更可贵的是言行一致。谁也不会公开宣称自己嫉妒贤能,有意藏人之善,因此,如果没有处处说项、逢人说项的实际行动,那么所谓不解藏人善的表白就是自我粉饰,欺世盗名,对项斯的赞誉也是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杨敬之正是有言有行,后遂以为美谈。
这首赠诗四句全无对仗,措词明快活泼,末句更以对方姓名入诗,无意锤炼而情真意挚,不同于唐人一般应酬题赠之作。
-
刘敞《春草》
[2019-05-13]
-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二首(其二)》
[2019-05-13]
-
王安石《北城》
[2019-05-13]
-
王安石《雪干》
[2019-05-13]
-
王安石《出郊》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