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灵沏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这首送别诗是一幅精美绝妙的图画,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同时在画中有清新的造意,因而成为中唐山水诗中的名篇。
诗人送别的灵沏是中唐时期一位有名的诗僧,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灵沏字源澄,俗姓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在会稽云门山的云门寺为津僧,从严维学诗,元和十一年(816)卒于宣州。有诗一卷。
首两句写日落之前,灵沏归宿处的竹林寺,一片苍苍幽静,随着夜幕的降临,寺里传来了深远的报时钟声,似在催促外出的灵沏归山。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城南),原为晋戴颙居宅,后舍与昙度为寺,是灵沏此次云游四方歇宿的地方,在这“竹林寺”前着一形容词“苍苍”二字,点明寺坐落的地方是在茫茫苍苍的青色山林之中,开首五字一幅“深山藏古寺”古幽美妙画图就跃然纸上。“钟声晚”点明时巳黄昏,也是承接应和“苍苍”晚景状而来的。“杳杳”形容出钟声传播的深远,这第二句给这幅画赋予以清脆悦耳的声音,使这幅画成为有声有色的活的景观,从而展现出诗人送友的地理环境和时辰背景。后两句写灵沏辞别诗人归去的情景和心境:夕阳余晖披带在背着斗笠的灵沏背部,他向青山深处一步步远出。“夕阳”应“晚”;“远”字应“杳杳”;“青山”应“苍苍”,使这幅以“苍苍”“杳杳”“钟声”“夕阳”前后映照陪衬脉络也贯通,神韵愈加十足。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送别的上乘作那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幅画中出现的诗人的形象和灵沏的形象中还深藏着他们各自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是的,我们从“独归远”中十分清晰地看到了灵沏独归远去行进在山间小道的背影,也同时看到诗人伫立翘首深情目送的生动形象,二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夺纸而出。这种心境的产生是和他俩当时的处境有密切关联的,刘长卿和灵沏当是知己之交,这次在润州相遇继而又深情离别当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此时诗人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到此失意待官已有八九个年头了,且已年过六旬,仕途失意心情的郁懑是可想而知的。此时在此逗留的灵沏诗名尚未著名,云游江南后将返回浙江本寺,心情也是很不得意的了。两人自然有相同的体验和合拍的心曲。因此这暮钟催归前的畅谈一定是千杯为少推心置腹了,由于两人对名利同怀淡泊而生活又处闲适之中,由此而构成的闲淡意境溢于字里行间,淋漓尽致于画内画外。巧妙精湛的即景抒情正是这首绝句除画境精美特点外的又一独特处。
-
刘敞《春草》
[2019-05-13]
-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二首(其二)》
[2019-05-13]
-
王安石《北城》
[2019-05-13]
-
王安石《雪干》
[2019-05-13]
-
王安石《出郊》
[2019-05-13]